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9/03/c_12513897.htm
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以及來自馬利蘭州大學的另一組研究人員利用兩種不同的病毒研制出鋰電池的陰極和陽極。隨著這些研究成果浮出水面,病毒制成的電池不久之後便可為人們的手機供電或者噴在衣服上,成為一種可以穿在身上的電源。
如果馬利蘭州大學的研究取得成功,鋰電池的零部件便可在煙廠生長和收獲。如果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取得成功,鋰電池便可織成衣服,為包括無人駕駛飛機和手機在內的一係列電子裝備供電。麻省理工學院的馬克‧艾倫博士表示:“通常情況下,士兵必須攜帶數公斤電池。如果能夠將他們的制服變成電池組,便可大大減少他們的負重。此外,經常外出的商務旅客和養路工也將成為這項技術的受益者。”
病毒能夠以驚人的效率進行細胞分裂,即劫持宿主並利用宿主進行自我復制。數百年來,醫生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或延續病毒復制。現在,科學家開始利用病毒非凡的自我復制能力,制造大量相同的微小結構並讓人類從中受益。
科學家雖然建造出類似結構,但速度和效率均無法與病毒相提並論。馬利蘭州大學科學家、《ACS奈米》雜志最近刊登的一篇研究論文的合著者詹姆斯‧庫爾弗博士表示:“通常情況下,需要平版印刷等一些自上而下的嚴密過程制造這些結構。病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之道。我們可以頭天晚上將病毒準備好,等待它們完成一切。”論文中,庫爾弗等人詳述了為鋰電池制造硅陽極的全過程。
麻省理工學院和馬利蘭州大學的科學家使用了兩種對人類無害的病毒,前者使用的是能夠感染細菌的病毒M13,而後使用的是煙草花葉病毒(TMV,煙草作物的常見病菌)。病毒的宿主可能存在差異,但每一個病毒的形狀均帶有類似特徵,即長而薄的圓柱形。在美國化學學會(ACS)本周于波士頓舉行的會議上,艾倫指出M13可用來制造鋰電池所需的氟化鐵陰極。艾倫及其同事希望“放大”他們的電池零部件制造,制造輕型可充電並且電力持久的鋰電池,為軍方無人機和平民使用的手機等設備充電。
新型陰極立基于麻省理工學院早期研制電池陽極和陰極的努力,由于在室溫和水中工作,它們並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只在名義上打出“綠色牌”,相比之下,馬利蘭州大學進行的卻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研究。
庫爾弗說:“我們當前的目標是,在實驗室進行與培養病毒有關的一切,最終目標是實現病毒的野外培養,後者成本更低同時也較為容易。”他指出,雖然農民不可能在近期“種植”和“收獲”電池零部件,但他們研制的新陽極已經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基于硅的鋰電池容量是當前採用石墨陽極的鋰電池的近10倍。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美研究人員打造病毒電池將可織成衣服供電
標籤:
化學材料,
奈米科技
Related Posts:
- 美研究:雙酚A危害或比已知嚴重 可影響人體發育 - 2011-07-01
- 科學家找到量產石墨烯簡單方法 - 2011-06-24
- 研究人員用玉米制造出可用于人類的膠原蛋白 - 2011-06-24
- 塑毒》塑化劑溶出 裝油食比熱食更嚴重 - 2011-06-12
- 防毒塑 學者籲建化學物質履歷 - 2011-06-11
- 石灰石製紙 免水可分解 - 2011-06-11
- 可降解產品也危害環境 降解時間地點是關鍵因素 - 2011-06-10
- 納米新材料可實現軟硬隨機轉換 - 2011-06-04
- 驅蚊新思路 讓蚊子“迷路” - 2011-06-03
- 研究發現月球內部含水量豐富 - 2011-05-30
- 成大專家:台灣乳癌率飆升 與塑化飲料有關 - 2011-05-29
- 研究表明北海石油開採對當地魚類造成負面影響 - 2011-05-2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