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德國:一流品質的榜樣路徑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gjzx/oz/201010/14/t20101014_21889731.shtml

100多年前,“德國製造”曾是英國人為了區別外來產品而為德國人烙上的標簽,一戰之後更是成了恥辱的標誌。然而,“德國製造”最終成為了高品質、高技術和高品味的代名詞,直到今天世界市場仍對其趨之若鶩。這要歸功於德國人將其嚴謹的性格融入到了製造工藝、政策制定和技術創新等各個環節中。

  嚴謹的“高級工匠”

  汽車及配套工業、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電子電氣工業及化工業是德國的四大支柱工業產業,這些領域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技術門檻高。在“德國製造”旗艦下的眾多品牌都屬於這些領域:大眾、賓士、寶馬、保時捷、西門子、博世、拜耳、巴斯夫……德國柏林經濟研究所一份報告顯示,在各自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的德國企業超過2300家,其中1300家年銷售額5000萬歐元以上。

  當服務業和IT等新興產業不斷成長的同時,曾經有許多人預言德國這樣依靠傳統工業的老資本主義國家將衰落。而事實上,德國風格嚴謹的製造業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同步增長。例如,2007年,德國汽車行業銷售總額2900億歐元,其中出口率近70%,同比增長10%;機械製造業銷售總額1900億歐元,同比增長13.8%;化工業銷售總額1740億歐元,增長7.8%;電子電氣業銷售總額則為1830億歐元,也實現了2.9%的增長。

  如果仔細觀察德國製造業的特點,就不難理解這一現象。“德國製造”的優勢不在於價格,而在於品質、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及優秀的售後服務等因素。例如,德國著名的清潔器械公司凱馳能夠提供不會造成任何損害和污染的非研磨清洗方案,並且提供專業團隊執行清洗任務,因此能夠勝任如清洗美國國會山總統頭像這樣要求極高的任務,目前凱馳更參與世界文化發展贊助項目,在全球範圍內對著名歷史建築進行清洗。因此,儘管凱馳的價格比同類產品高出許多,但仍然訂單不斷。

  如果說中國及其他一些新興國家是世界工廠,那麼德國就是專門為世界工廠提供專業設備的“高級工匠”,這就避開了與勞動密集型發展中國家的競爭,而且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係。

  另一個保證“德國製造”優勢的措施就是嚴謹的品質認證和監督體系。這裡不得不提的是著名的德國標準化協會DIN。它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重要成員,其制定的標準涉及建築、採礦、冶金、化工、電工、安全技術、環境保護、衛生、消防、運輸和家政等幾乎所有領域,每年發佈上千個行業標準,其中約 90%被歐洲及世界各國採用。例如,最著名標準之一就是1922年制定的DIN476號紙張規格標準,包括A4、A3等常用規格。這些標準嚴格限制了企業的一舉一動,從根本上保證了產品品質。

  政府“偏愛”中小企業

  德國是非常愛護自己的企業的,但這並不體現在德國政府為跨國企業們提供了多少便利,而在於對中小型企業的大力扶持。據德國波恩中產階級研究所調查顯示,2008年德國中小型企業約362萬家,佔註冊企業總數的99.7%,雇用員工佔總人數70.5%,提供83.1%的學徒培訓崗位,凈產值佔 47.3%。可以說,中小型企業才是“德國製造”的真正支柱。

  在細分化市場中的精確定位是中小企業的制勝法寶。與西門子這樣的跨國公司相比,德國中小企業大多專注于單一領域,但卻能將自己的優勢推向極致而佔領全球市場,如全球最大的隧道掘進機製造商海瑞克股份公司、以鋼化玻璃自動門和玻璃系統技術領先世界的多瑪公司、暢銷全球的內窺鏡生產商 Aesculap公司等。在眾多聽起來奇奇怪怪的專業機械領域,德國人往往都是領軍者。

  事實上,世界上很少國家會像德國這樣,將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定為國家最重要的戰略之一。德國明確規定“促進中小企業的大力發展是德國經濟政策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點”,併為此甚至不惜限制大型企業。

  1958年成立的聯邦卡特爾局就是德國《反對限制競爭法》(又稱《反壟斷法》)的實施者。該部門的主旨就是“限大促小”,禁止大型企業以壓價或提價等不正當手段打擊限制中小企業。例如2009年末,卡特爾局就對咖啡壺製造商美樂家、達樂麥耶和沏寶進行了高達1.6億歐元的罰款——因為這幾家公司至少在2000年初就在產品價格的水準、範圍、時間等問題上進行了秘密協商。

  德國政府還簡化了中小企業在申報稅收等方面的繁瑣程式,將上交財務統計報表公司的年利潤門檻由以前的35萬歐元提高到了50萬歐元,將中小企業的國家管理費用降低到營業額的百分之四至六。為了支援中小企業跨出國門,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如為中小企業初期出口業務提供的貸款保險、定期組織資訊發佈和交流會議、給予參加各種會展補貼等。

  技術優勢功不可沒

  德國的弗朗霍夫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德國總科研經費的90%都集中在企業,令德國企業有著令人驚訝的新產品速率。德國機械製造商在過去3年時間內,三分之一的盈利都來自於新產品。

  例如西門子公司即使在2009年的經濟危機中,投入創新研發的資金仍達到39億歐元。在位於歐美、亞洲等地的30多個企業機構中,超過3萬名研發人員當年貢獻了7700多項發明,提交了4200多項專利申請,其擁有的專利總數已達5.6萬多項。西門子目前的產品種類中有四分之三是最近5年內研發的產品。

  與西門子相比,德國體育用品行業巨頭阿迪達斯公司的技術更新換代速度更快。2009年阿迪達斯的全球營業額中約80%來自當年新上市的產品,面市超過3年的產品所帶來的營業額只佔3%。正是由於長期以來不斷追求更佳,在研發方面不斷進行前沿性革新,才使阿迪達斯獲得了國際足球界的長期信賴,連續 10屆為世界盃提供比賽用球。

  這一成熟的創新機制得益於德國的技術轉移體系。德國的技術轉移體系建立在其科研體系基礎之上,除了各大學和高等技術學院外,還有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弗勞恩霍夫學會、亥姆霍茨學會、萊布尼茨學會等諸多國際知名的科研機構。這些科研機構中的大多數在從事科技創新的同時,本身也積極推廣自身的技術成果以引導技術轉移,許多研究所本身就設有市場部門。再加上德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形成了德國龐大的技術轉移機制。

  此外,德國從法律法規的層面上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歷史上先後出臺了《企業技術創新風險分擔計劃》、《中小企業研究合作促進計劃》、《小型企業服務投資促進計劃》、《工商企業研究開發人員增長促進計劃》等多項政策,為企業大膽投資科研做了良好的鋪墊。而在學術界方面,德國多次修改《德國高校總綱法》,盡可能增加其接受企業界研究項目委託的積極性,並提供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在內的諸多有利條件以支援其研究,為前沿技術轉化成實際生產力掃清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