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微藻產生質柴油 工研院新技術

http://www.cna.com.tw/ShowNews/WebNews_Detail.aspx?Type=FirstNews&ID=201010020035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日電)全球都在發展「微藻產油」技術,以取代部分柴油用量,工研院不但成功培養微藻,更研發兩種新式高效率系統,搭配廠商現有設備,1公克微藻可產生0.5克油泥,為新能源打開前途。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在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能源科技館」中將「微藻產油」技術亮相。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生質燃料室經理林昀輝表示,台灣推動生質柴油以回收食用油為主,目前台灣已全面在柴油中添加2%的生質柴油。

不過,台灣自產料源有限,如果要再進一步提高生質柴油的添加量,需要開發新的料源。林昀輝指出,微藻如同其他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生成油脂,產製生質柴油,台灣四面環海,氣候溫暖,微藻生產效率非常高,是生質燃料的明日之星。

林昀輝說,微藻在淡水和海水中都有,生長過程中,行光合作用時需要二氧化碳中的碳,生長營養素需要廢水處理廠放流水中的微量氮、磷,所以最好是在工業區、科學園區、發電廠、石化園區相鄰的海邊,大幅利用溫室效應元兇的二氧化碳和造成水質優氧化的元素。

他說,每公升海水約含1公克微藻,經過一週的培養程序,每公升海水可長出約5公克微藻,利用工研院研發的「高效率濾帶採收系統」,不斷濾掉海水,直到每公升海水含150克微藻時再從事生產。

微藻含油率最高可達藻體乾重的50%以上,單位面積的產油量約為黃豆的25到200倍,比棕櫚樹高2到16倍;此時再利用工研院研發的「連續式藻油萃取系統」採收初步的油泥,再轉化成生質柴油,剩下來的「藻渣」,富含蛋白質和多醣體,可用為動物飼料,降低玉米、黃豆等大宗物資用量,減少物價波動。

他強調,採收後的微藻含水率高達85%,「連續式藻油萃取系統」可以在不需乾燥的情況下,連續打破細胞、萃取藻油,不同於傳統製程需要乾燥後才能取油,大量節省能源;還可利用國內生產生質柴油的工廠設備,不用大幅改裝即可上線生產,亦節省成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