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hqcy/zxdt/201108/17/t20110817_22623750.shtml
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6日報道,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科學家日前宣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或許是世界上能耗最低的積體電路。這種電路所需的能量極少,甚至沒有必要為其安裝電池,從周圍環境獲取的微量能量就已足夠維持運行。研究人員稱,該技術有望在植入式醫療設備、浮標和環境檢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應用物理快報》雜誌上。
這種電路使用了一種被稱為“多鐵性材料”的特殊複合材料,由壓電材料和磁致伸縮的奈米磁鐵組成。這種結構的材料能夠將環境中的機械能或振動轉化為運行所需的能量,從而實現從環境取電的功能。
在數據存儲和傳輸上,與用接通和斷開來表示0和1的傳統電路不同,這種積體電路利用自旋電子學中電子自旋的兩種狀態來代表二進位中的兩個基礎代碼。因此,整個切換過程中該設備只需要非常小的能量。
研究人員稱,由於選用了這些特殊材料,整個電路所需的能量只有0.4阿焦耳(1阿焦耳=10-18焦耳),這個數字比傳統電晶體要小4個數量級。這種設計可創造超低功耗、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記憶體和邏輯晶片。
該技術在很多領域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如在植入式醫療設備中使用時,可省去電池模組,從患者身體運動中即可獲取能量;這種技術同樣可以用在海上浮標的電腦中,海浪將是其源源不斷的能量來源。此外,由這種技術製成的處理器還適用於製造用來檢測建築或橋梁狀態的感測器,建築或橋梁的自然振動或來往車輛都能為其提供能量。(王小龍)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美製成超低能耗積體電路 從環境中獲取能量即運行
標籤:
生態環境,
奈米科技,
物理,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日本開發出能長期封存放射性銫的固體材料 - 2011-05-20
- 奧美科學家制成人造細胞膜 - 2011-05-18
- 電力儲存新革命 碳海綿技術 - 2011-05-16
- 獨步全球/心肌梗塞急救 奈米材料有效 - 2011-05-05
- 科學家成功利用病毒提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 - 2011-05-02
- 中國科學家在光波波段發現逆多普勒效應 - 2011-05-01
- 科学家利用果蝇编织出天然纤维 - 2011-04-28
- 諾獎得主再接再厲發現石墨烯能有效傳導電子自旋 - 2011-04-25
- 透過賦予石墨烯磁性 科學家嘗試催生純碳MRAM - 2011-04-20
- 膜蛋白形成瞬間被成功拍攝 - 2011-04-20
- 定點除癌 金納米殼包覆的微膠囊新藥可診治結合 - 2011-04-18
- 核磁共振的靈敏度或可達原子尺度 - 2011-04-1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