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水泥叢林求生 都市鳥夜啼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5734667.shtml

【聯合報╱記者陳金聲/高雄報導】
鳥類生態導覽者洪貫捷在高雄鳥會演講中指出,都市的高度開發,已經造成「都市鳥」生態的巨大改變,夜鷺變成白天出來覓食,搞不好連鳥都會感嘆都市居,大不易,因為,連築巢、下蛋、孵育都得承受攝影、賞鳥族群及圍觀民眾的喧擾,食物也從「天然的昆蟲」變成「人造的麵包」。

洪貫捷指出,除了極少數的鳥類會在夜晚啼叫之外,正常情況下的鳥類幾乎都在白天才會啼叫,但是,現在很多「都市鳥」,連夜晚也在啼叫,因為夜晚時市區到處都是燈光,牠們可能誤認「天亮了」。

「都市鳥」之一的大卷尾(俗稱黑秋),為環境所迫,少見的在纜線上築巢。

他指出,「都市鳥」的神經變得比較大條,「心臟好像也變得比較大顆」,因為「都市鳥」比「鄉下鳥」不會緊張、不怕陌生,甚至還會向人討食物。這都是因為「都市鳥」在環境的逼迫下,適應能力變強了。如果生活在都市的「都市鳥」看到人、車或聽到喇叭聲就緊張起來,「那不患神經衰弱才怪」。

洪貫捷表示,「都市鳥」在原棲地的樹林、綠地被破壞後,築巢的位置已經變得更多元,原本只在樹上築巢的鳥類,為環境所迫,開始選擇建築物的冷氣窗口或高壓電塔上方築巢,甚至連電纜線上都曾發現鳥類築巢;牠們的食物也從昆蟲變得更雜食性,連「人造的麵包」都吃。

洪貫捷表示,「都市鳥」的存在,雖然使得都市人可就近在市區賞鳥,但都市中只要出現比較少見的鳥類築巢,就開始吸引賞鳥及攝影「社群」拿著「大砲」攝影機整天對著牠們拍照及「監控」下蛋、孵育的過程,這麼多的鏡片反光及七嘴八舌的吵雜聲,是會影響到牠們的寧靜的。

洪貫捷指出,「都市鳥」是以奮力求生的精神在都市的「水泥叢林」夾縫中討飯吃、求生存,人類應多了解關心牠們的生態,給牠們更多的生活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