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超薄軟性螢幕 靈感來自潤餅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20&f_SUB_ID=2943&f_ART_ID=273756

華爾街日報廿七日公布二○一○年「科技創新獎」得獎名單,台灣工研院以製造超薄軟性螢幕的技術「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FlexUPD)」,擊敗近六百個競爭者,拿下最高榮譽金牌獎。這是台灣首度獲得此獎項的首獎,也是工研院連續兩年獲獎,去年以「超薄軟性音響喇叭」獲得消費性電子類首獎。

華爾街日報指出,許多研究者企圖研發出像紙一般能彎曲、捲起和折疊的軟性螢幕,而工研院的製造技術,可望為商用高品質軟性材質螢幕理出一條路。

評審團成員之一、Booz&Co.顧問公司合夥人賈魯塞斯基表示:「有了穩定、可發展和高成本效益的軟性螢幕後,消費者電子產品和介面的新用途將敞開大門」。軟性螢幕可用於製造更大尺寸的電子書和平板電腦,以及可以像印刷本報紙一樣折疊和攜帶的可互動報紙。

華爾街日報指出,工研院的創新技術難能可貴。評審之一、英國電信監理機構Ofcom的科技資源部門主管韋伯表示:「這看來是解決製造問題的一個簡單而優雅的辦法。」

華爾街日報指出,工研院在軟質的塑膠基板上製作螢幕,再把製作好的軟性螢幕從臨時的硬玻璃板上取下而不受損。

工研院超薄軟性螢幕技術,靈感來源是熱爐板上瞬間成型的潤餅皮。圖中是清明節前,有台南縣民在家門口擺放鐵板爐,正在製作潤餅皮。

工研究院的李正中和李宗銘從做潤餅的過程得到靈感,「如同在潤餅皮與烤盤之間加入一層易撕的中介材料,讓潤餅可以順利脫離烤盤而不受損」。

這項技術可用於多種螢幕,包括目前的液晶螢幕和新一代的有機二極發光體(OLED)螢幕。工研院已做出像紙一樣薄的軟性螢幕原型,並授權友達製造,預計年底製造出第一個使用這種科技的軟性螢幕。

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今年為第十屆,共有來自卅國的五九七個研究機構、個人競逐,其中不乏是諾基亞、微軟和福特等大公司。今年頒發四十九個獎,銀牌獎由 Zoom Focus Eyewear的可調焦距眼鏡TruFocal拿下,銅牌獎頒給Counsyl公司的低價基因檢測法。獨立評審團由研究機構和創投公司成員組成。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像做餅皮抹層油 基板「不沾鍋」

工研院超薄軟性螢幕「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FlexUPD)」顯示器技術,靈感來源是新竹城隍廟邊的潤餅。

工研院二○○六年開始發展軟性顯示器,不過,如何讓軟性基板加工後,從玻璃基板上完整取下,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

計畫主持人、顯示中心面板整合技術一組組長李正中說,一開始是向坊間購買現成塑膠片,塗膠後貼在玻璃載板上,送到生產線,完成電晶體與發光二極體加工後,再將塑膠片取出。

但傳統塑膠基板製作過程會產生捲曲、位移,導至線路偏移及電晶體元件失效;有時塑膠基板會與玻璃基板脫落,黏太緊又撕不開,若太用力,做好的軟性顯示器又報銷。

他住在新竹城隍廟邊,從小愛吃潤餅,有天開會,突然想到潤餅老闆製作潤餅皮的畫面。

潤餅皮非常薄,老闆熟練地把Q軟麵糰抹在熱爐板上,瞬間成型,潤餅皮既不沾鍋,又可以很快取出;除了材料本身,另一關鍵是老闆在爐板上抹麵糰前,會先抹上一層油。材料與化學所組長李宗銘覺得軟性電子基板製程,可以像做潤餅皮。

「我們自己調塑膠液」,李正中說,以Pi塑膠原料調成液狀,塗在玻璃基板上,再進烘箱烘乾,變塑膠皮,再黏在玻璃基板上;為讓膠皮與玻璃容易分離,研究人員又以高分子材料作出無黏著力的「離形層」,當作中介層,就像潤餅皮與烤爐間的那層油的作用。

果然,加工完成的軟性顯示器,只要從角落切一下,就能完整取下來,「跟取潤餅皮一樣容易」。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