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9/c_121164827.htm
英國劍橋大學比較心理學家喬舒亞‧普洛特尼克帶領研究人員在泰國南邦一處象保護中心用12頭亞洲象參加一項實驗。
研究人員在一塊平板前擺放兩桶象愛吃的食物,用一張網隔開象和食物,使象看得到但夠不到。平板三邊焊著管子。研究人員把一根繩子穿進管子,“圍”起平板。繩子從管子中延伸出來,兩端放在網子靠象一側。一頭象若想吃到食物,必須與另外一頭象合作,各拽住繩子一端,拉動平板,把食物拽到跟前。
普洛特尼克說:“我們發現,象在繩子一端可等候長達45秒,它們明白沒有同伴幫助自己拽繩子,就什麼都吃不到。”
按普洛特尼克解讀,對動物而言,看到美味近在眼前而忍住不立即去拽繩子相當不簡單。
另外,如果象看到同伴無法拽繩子另一端會走開,而不會自己去拽繩子。
研究報告7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
這項旨在觀察動物是否懂得合作的實驗最初由日本一個研究小組為黑猩猩設計。它看似簡單,但對動物而言是個挑戰。
一些研究顯示,烏鴉極聰明,不過,實驗顯示,烏鴉不懂得與同伴合作。
不少研究顯示狗和海豚聰明,但普洛特尼克說,就他所知,這兩種動物尚未試過這項實驗,鬣狗在這項實驗中“似乎懂得需要同伴合作”。
象在這項實驗中表現出合作精神,但合作方式不盡相同。一頭5歲雌象踩住繩子一端,讓同伴去拽。多數象先走到繩子一端,然後等著同伴拽另一端,但一頭18歲公象等同伴出現後,才走向繩子。
普洛特尼克認為,這種現象說明象聰明,“不是簡單套用教給它們的辦法”。
“聰明的動物必須學會適應環境變化,解決困難並合作,這些都需要行為高度靈活,”普洛特尼克說。
研究旨在增加人們對社會復雜進化的了解,促進大象保護。
普洛特尼克說:“我們對象的智力了解越多,就越能找到減少人象衝突的解決辦法。”
野生亞洲象數量正在迅速減少。普洛特尼克說,據了解,泰國叢林中野生象可能不到2500頭。
人類活動導致野生象棲息地面積不斷縮小,時常發生象進入村莊尋找食物時毀壞莊稼地以致傷人事件。
普洛特尼克呼吁加強研究象的行為,以更綜合方式保護大象,兼顧象和人類需要。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大象合作精神像人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