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96274&id=5&id2=1
韓啟賢
台灣目前已知有60多種螢火蟲,其中包括3種雌光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今天(12日)宣布,在離島馬祖發現了「北竿雌光螢」和「黃緣雌光螢」兩種新的螢火蟲物種,而且這兩種雌光螢都是分布在單一島嶼上,這在生物地理學上的意義非凡。
農委會特生中心接受委託,前往離島馬祖進行螢火蟲資源調查,2年前初到島上訪談地方耆老時,得知當地有許多螢火蟲,夜間不起飛,是在地表上發光,令人相當好奇。
歷經了2年時間,特生中心在當地紀錄到紅胸窗螢、台灣窗螢、北竿雌光螢和黃緣雌光螢等4種螢火蟲;其中北竿雌光螢和黃緣雌光螢是科學上的新發現、屬於新種的螢火蟲,這也解開地方耆老的疑惑。
農委會特生中心組長何健鎔指出,新發現的兩種雌光螢都是分布在單一島嶼上,這在生物地理學上的意義非凡。何健鎔說:『(原音)這兩個新種是在島嶼上出現,意義非凡,在這麼小的島嶼上孕育兩種雌光螢,也分布在不同島嶼上,這在螢火蟲上面是一個很特殊的案例。』
何健鎔還說,一般的螢火蟲只有一套發光系統,而這兩種雌光螢特殊之處是有兩個發光系統。日落後牠們會鑽出土表活動並且發光求偶,雌蟲會將腹部舉起來向後投射黃綠色的持續光,吸引雄蟲。交尾後,雌蟲會鑽入土壤中產卵,產卵後的雌蟲身上會發出一點一點的光,有保護、警示的作用。此外,這些雌光螢的幼蟲只吃節肢動物「馬陸」,也很特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