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110107/112011050300794.html
【台灣醒報/蕭介雲】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李宗璘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日前成功地利用調整酵素的方式,發展出嶄新的技術,讓現有醫學界常用之抗生素「萬古黴素」和「Teicoplanin」殺菌效果倍增,並可避免部份副作用。
萬古黴素等抗生素為人類使用抗生素的最後防線,但有越來越多耐萬古黴素的腸球菌菌群出現,並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攻陷,同時萬古黴素也會引起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症以及皮下出血。
而中研院這項研究甚受國際重視,在4月10日國際知名期刊網站「自然化學生物」(Nature Chemical Biology)刊出該篇論文,次日The Scientist 雜誌亦跟進報導。
長期鑽研抗藥性機制的李宗璘博士研究團隊,此次以天然產物抗生素「A40926」為研究主體,利用其化學特性,修改酵素,研發出來新的數種化合物。然後與「萬古黴素」和「Teicoplanin」測試5種細菌株(包括已經產生抗藥性的菌株),做體外實驗比較。結果顯示,其中一種化合物具有百倍以上的殺菌效果,小鼠實驗亦顯示治療效果遠超過現有的抗生素。李宗璘表示,「這項成果可增進我們對抗生素更完整的理解以及更精巧的操控,未來或許可以協助發展新藥。」
研究團隊解釋,這個研究是針對醣胜?抗生素生合成進行的研究。利用X光蛋白質結晶學與生物化學的方法,解析出參與抗生素A40926生合成酵素Dbv29的蛋白質結構,以及其催化作用機制。中研院指出,這項研究工作是由基因體研究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共同支持完成。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萬古黴素殺菌新效應 中研院研究有成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