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科學家研究稱“人性本善” 嬰幼兒具有道德判斷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ech/2012-12/24/c_124134696.htm


  嬰兒天生具有道德判斷

  嬰兒通常是心理學家很喜歡的研究對象,因為他們幾乎還沒有受到文化環境和社會規范的影響,他們相當于人性的“原材料”——人類本來的模樣,而不是後天形成的模樣。《童年的進化》作者、人類學家梅爾文‧康納曾說過:“嬰兒所知道的比你認為的要多,因此才會有這麼多關于嬰兒心理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有關嬰兒對世界的認知的一係列研究揭示,人類生來就具有很多技能。5個月大的嬰兒能識數嗎?當然可以。他們能理解簡單的物理嗎?也可以。最近,一些實驗室開始轉而研究嬰兒天生的社交技能,以及嬰兒如何了解和評價他人的目標和意圖。科學家們希望,通過此類研究能夠揭示人類思維的先天功能,美國耶魯大學嬰兒認知中心的負責人卡倫‧溫尼將其比喻為“人類天性的外殼”。“之前一直致力于研究人類感知的人現在轉而研究社會生活,因為這正是生物行為的腳步跟進化之路匯合的地方。”康納表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生存和繁衍越來越依賴于社會能力。”

  耶魯大學嬰兒認知中心對一項社會功能尤其感興趣——道德判斷以及嬰兒是否天生就能做出這些判斷。該實驗室的首個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2007年的一期《自然》雜志上,令整個科學界大吃一驚。一係列簡單的道德實驗顯示,6個月到10個月大的嬰兒更喜歡“好人”而非“壞人”。“這一能力可能是嬰兒做出道德思維和行為的基礎,”論文作者寫道,“它有可能形成了更為抽象的對錯概念的根本基礎。”

  過去幾年中的大量相關研究顯示,嬰兒不是讓-雅克‧盧梭所說的“完完全全的小傻瓜”,也不是托馬斯‧霍布斯所認為的“自私殘忍之徒”,而是生來就有著豐富的親社會傾向的,並且似乎更偏向于關心別人。孩子能從某種程度上分辨善惡,並且常常做出無私的舉動。一個針對兩歲以下嬰幼兒的研究總結稱,“對嬰幼兒來說,給予能帶來快樂”。另一項針對19個月至21個月大幼兒的研究結果則表明,“孩子們知道什麼是公平”。該研究還表示,在學步階段的嬰幼兒有著尤其強烈的公平意識,他們天生就愛幫助他人。
  所有這些聽起來似乎對于人性來說都是好消息,也確實如此,一些研究顯示,嬰幼兒的積極社交傾向根深蒂固,不管是不是父母的要求。哈佛大學的一次實驗顯示,嬰幼兒們會互相幫助,不管是不是受到父母的指示,不管父母是不是在場。

  “人類的道德來自哪裏確實是一個疑難問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說道,“人類天生並沒有完整的道德體係,但是組成道德體係的元素——利他主義、對他人的同情、對他人目標的了解——形成的比我們以往所認為的要早,孩子在兩歲以前就能具備這些道德元素了。”

  行為研究

  結果偏向于“人性本善”

  嬰兒認知中心設在耶魯校園一棟石頭建築內,環境十分溫馨,有舒適的沙發和日照充足的大窗戶。嬰兒認知中心接待3個月到2歲大的嬰幼兒,當他們的父母簽署同意書的時候,工作人員會通過各種方式博取孩子們的歡心,比如跟他們一起在地板上爬來爬去。

  嬰幼兒道德研究是個新的領域,29歲的吉莉‧哈姆林是這個領域裏的佼佼者,前幾年她只是嬰兒認知中心的研究生。當時她正在撰寫自己的論文,用動畫展示一個“登山者”試圖登山,一個“幫助者”協助它登頂,一個“阻礙者”妨礙它,“登山者”、“幫助者”和“阻礙者”用不同的圖形來表示。

  之前已有人用這個方法對嬰幼兒進行過實驗,但哈姆林想知道的是,孩子們觀察之後,是否會對這幾個角色產生喜惡。“作為成年人,我們喜歡幫助者而非阻礙者,”哈姆林說,她現在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副教授,“我們之前從不認為嬰幼兒會有這種想法。”

  耶魯大學嬰兒認知中心的負責人卡倫‧溫尼和她的丈夫、心理學家保羅‧布魯姆給了哈姆林很大幫助,她說:“孩子們有自己的態度、會作出判斷嗎?那時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果我們傾向于認為孩子是基于經驗才培養出道德判斷的話,那麼他們對這個登山的故事不應該有反應。”但最終實驗結果顯示,6個月到10個月大的嬰兒似乎對登山的故事有強烈的反應,通過他們對3個角色關注的時間長短來看,他們喜歡“幫助者”遠勝于“阻礙者”。這個結果令哈姆林大吃一驚,為了驗證,她和溫尼又設計了其他實驗,得到的依然是同樣的結果。

  哈佛大學在馬薩諸塞州的發展研究實驗室則專門研究2歲幼兒的行為,菲利克斯‧沃恩肯是這裏的主要科學家,起初他對孩子們如何理解他人的意圖、他們是否會幫助他人完成目標很感興趣。他希望通過一種新的幫助實驗來得出答案,比如“不小心”落下一頂帽子,看孩子們是否會把帽子還回來。沃恩肯為18個月大的幼兒設計了實驗,在實驗中一名“不幸的成年人”在孩子們的注視下試圖完成很多不同的任務,但是卻無法成功。在這些實驗中,幼兒們都伸出援手,幫助成年人完成了任務。
  “18個月大的幼兒能在不同的情況下提供幫助,而且完全是自發的,”沃恩肯表示,“他們是很聰明的幫助者,他們並未經過訓練,但是願意在沒有激勵和回報的情況下提供幫助。”研究還顯示,孩子們甚至願意在有個人負擔的情況下向他人提供幫助。沃恩肯認為,由于實驗對象只有18個月大,這顯示幫助他人的行為是天生的,而不是被教育或模倣得來的。

  沃恩肯還在人類的近親黑猩猩身上做了類似實驗,但結果顯示黑猩猩並沒有自發助人的傾向,而是在得到獎勵的基礎上才會提供幫助。因此研究人員得出,主動幫助他人很可能只是人類所獨有的特質。

  批判和爭議

  科學界仍在探索這一課題

  “人性本善”的研究也面臨很多批判的聲音,這或許也是最具爭議的研究課題。今年夏天,一些新西蘭科學家挑戰了哈姆林的“幫助者/阻礙者”研究,他們認為哈姆林的實驗對象只是對實驗中簡單的物理現象作出反應,而非帶有道德判斷和感情色彩。嬰幼兒們只是喜歡看代表“登山者”的圓形圖形在代表“幫助者”的三角形的協助下登上最高處,而不喜歡看這一過程受到阻礙。

  對此哈姆林和她的同事們指出,新西蘭研究者對“幫助者/阻礙者”實驗的重現是有問題的,在他們的實驗中代表“登山者”的圓形圖形的眼睛是向下看的,而非看著山頂,這會令嬰幼兒們混淆“登山者”的目標。

  有些研究者認為,嬰幼兒看似天生具有很強的社會技巧,但實際上這只是感覺和反射的體現。“我不認為嬰幼兒天生就有道德認知,”西蒙‧弗雷澤大學心理學家傑裏米‧卡彭代爾說道。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針對嬰幼兒的實驗低估了地域文化的影響。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喬‧亨瑞奇稱,在全世界眾多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公共道德的標準並非一成不變的。亨瑞奇說:“文化會改變你的大腦。”他指出,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大腦掃描的結果顯示,其掃描成像是存在區別的。

  嬰幼兒研究者也會不斷審視自己的工作,2009年,沃恩肯曾寫道:“孩子剛開始時是完完全全的利他主義者,後來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會變得更有選擇性。”而現在,沃恩肯感覺事情要復雜得多。很多觀察結果令“人性本善”的研究發現變得更為復雜,比如,孩子們很喜歡組成小團體,3個月大的嬰兒喜歡“自己人”超過其他人,研究還顯示,1歲大的孩子更喜歡跟自己母語一致的人,而非說其他語言的人。此外,嬰幼兒還很喜歡實施懲罰。哈姆林提供的一段人偶實驗的錄像顯示,一個小男孩直接敲掉了“壞家夥”的頭部。耶魯大學科學家溫尼也質疑過沃恩肯實驗中嬰幼兒的深層動機,她指出這些看似無私的行為有可能實際上是適應性的。或許這些孩子在某個特殊時刻並不是真的在幫助,而更有可能是在向控制他們世界的強大的成年人展示自己的優點。

  對很多研究者來說,這些復雜問題和爭論衝突令嬰幼兒研究更具價值。研究者埃伯‧塔斯米表示:“我在嘗試想出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實驗,人類有很多好的行為和壞的行為,但很多分類都是相對的,比如偷20美元跟強姦、謀殺相比哪個更壞?當然我不能直接把這個例子用到嬰幼兒研究實驗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模擬一些道德情景,來看看孩子們是否會喜歡一個跟其他壞人相比沒那麼壞的人。”

  同樣地,研究顯示,嬰幼兒喜歡從“好人”那裏得到一塊糖,但如果“壞人”給他們3塊餅幹乃至10塊餅幹,他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用塔斯米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是跟惡魔交易的話,孩子們又會設置怎樣的價碼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