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0-06/03/c_12176525.htm
新一期出版的《自然‧免疫學》雜志發表了我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曹雪濤院士研究小組的科研成果。他們首次發現了一種被稱為Lrrfip1的蛋白分子,能夠在免疫細胞內識別入侵的病原微生物DNA和RNA,進而通過一種非經典的信號轉導通路激活免疫細胞產生幹擾素以迅速清除病原微生物。該雜志配發專題評論,認為該研究為人們深入認識免疫係統如何抗禦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制和抗感染免疫藥物的設計提出了新方向。
科學研究表明,病毒、細菌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一旦入侵機體,免疫係統會迅速啟動抗感染免疫應答反應。但長期以來困擾免疫學界的問題是,機體免疫係統通過什麼樣的細胞與分子機制去區別“自我”與“非我”,從而特異性感知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入侵,並又如何有效地啟動免疫應答效應以殺傷、清除病原微生物。去年10月,曹雪濤應《自然‧免疫學》邀請,撰寫了免疫細胞識別病原微生物DNA以誘導I型幹擾素產生的分子機制研究評述,提出了該領域目前呈現的6方面研究熱點。
此次發現的Lrrfip1能直接識別並結合病原微生物雙鏈 DNA和雙鏈RNA,隨後結合並活化一種信號分子,再通過結合I型幹擾素產生的關鍵轉錄因子,促進乙酰化轉移酶P300在幹擾素啟動子區聚集,形成一個幹擾素基因表達增強三相復合體,從而促進幹擾素產生。該研究發現了一條不同于經典模式的、由胞內核酸識別分子Lrrfip1及其下遊信號分子組成的免疫識別病原微生物核酸及觸發I型幹擾素產生的新型分子途徑,為抗感染藥物的設計提供了新的靶點和思路。(記者唐先武)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中國科學家發現能清除病原微生物蛋白分子
標籤:
生技醫療,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美科學家最新發現:久坐易患癌症 - 2011-11-06
- 細胞“返老還童”技術獲重大突破 - 2011-11-02
- 科學家發現抗癌新基因網絡 - 2011-10-20
- 國衛院發現自體免疫疾病關鍵分子 - 2011-10-12
- 美國研究發現:多一點社交活動有助減肥 - 2011-10-08
- 德國開發人工血管立體打印技術 - 2011-09-19
- 德國研發出精確摘除卵巢癌變組織新技術 - 2011-09-19
- 褪黑激素濃度減 輪夜班者易罹癌 - 2011-09-19
- 加拿大研究:辦公室久坐或損害免疫係統 - 2011-09-14
- 中研院團隊找到均相疫苗新合成方法 - 2011-09-14
- 綠光科學怪貓 細胞抗愛滋 - 2011-09-14
- 移除疼痛基因 或可治神經痛 - 2011-09-1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