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6/today-fo8.htm?Slots=TPhoto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民眾夏天防曬常用奈米藥妝,保護了自己,一旦下海戲水,卻可能污染環境,進入食物鏈後,甚至有致癌風險。
海生館副研究員陳德豪三年前研究發現奈米防曬藥妝中的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會影響魚類胚胎的游泳速度及活動力,最近又發現奈米藥妝中另一成分氧化鋅(zinc oxide),即使只有低濃度,也會造成魚類胚胎發育及活動力異常,恐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坊間防曬產品,主要概念分為「物理性防曬」與「化學性防曬」兩類。「物理性防曬」利用防曬劑折射光線原理來阻隔紫外線。「化學性防曬」利用防曬劑吸收光線的原理來中和紫外線的侵害,使用包括「二苯酮」(Benzophenone-BP)等成分。
宣稱「清亮透明」、「透明感」或是「物理性防曬」等奈米防曬產品,主成分是氧化鋅、二氧化鈦。陳德豪研究團隊以斑馬魚為模式物種,研究氧化鋅奈米顆粒對魚類胚胎發育及剛孵化之魚苗行為上的影響。結果發現,在○.五到十ppm(百萬分之一)的濃度下就會造成胚胎孵化延遲,濃度越高孵化延遲越明顯,孵化後的魚苗雖沒有明顯畸形出現。但經由儀器量化分析顯示,暴露於五及十ppm的魚苗有過動現象,顯示神經發育可能受到影響。
陳德豪指出,胚胎孵化延遲可能和氧化鋅奈米顆粒所解離出來的重金屬鋅離子有關,魚苗過動的現象則可能是奈米顆粒本身所造成。氧化鋅除因顆粒大小造成的毒性外,其解離產出的鋅離子過多,對生物毒害更甚於二氧化鈦。該研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有害物質學誌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研究顯示,人類在海邊活動時,身上奈米防曬產品如溶入大海,將對發育中的魚類胚胎產生負面影響,長期造成無法預期的威脅。陳德豪說,奈米顆粒可能從食物鏈進入人體累積,過量便可能產生自由基造成細胞老化受損,甚至致癌風險。
至於化學性防曬品,因為會產生環境荷爾蒙,初步研究也發現會干擾生物生殖表現,出現雄魚女性化的情況。
陳德豪建議民眾,盡量在太陽溫和時出遊,撐洋傘、戴寬邊帽與穿長袖衫,或使用低係數及較少的防曬乳。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魚胚胎延遲發育 奈米防曬品恐傷生態
標籤:
化學材料,
生態環境
Related Posts:
- 銀河發現首顆「鑽石行星」 - 2011-08-28
- 天然蛋白質可以做「無痛補牙 - 2011-08-24
- 新發現!蠟燭火焰中竟有鑽石顆粒 - 2011-08-19
- 《超人》情節成真? 玻璃記憶體資訊可存數千年 - 2011-08-17
- 吃巧克力新理由:可能預防曬傷 - 2011-08-17
- 日本開發出"超離子"固態鋰電池 - 2011-08-08
- 日一研究稱解開因瓦合金低溫不膨脹之謎 - 2011-08-08
- NASA首次發現證據 火星有流動水 - 2011-08-06
- 研發透明電池 - 2011-07-31
- 海底可燃冰取天然氣 日擬突破 - 2011-07-26
- 日本開發出在磁場中變硬的橡膠新材料 - 2011-07-25
- 研究:台灣塑毒濃度全球之冠 - 2011-07-2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