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306466?tid=8
馬六甲14日訊)大馬世界自然基金會實地生物學家黃贏慶透露,據他初步研究顯示,由於巴登甘文丁沿海小販夜間生意的燈光影響,以及雙溪烏浪煉油廠晚上不斷發出的火焰,導致巴登甘文丁及德林達軍營前原本作為甲州釋放剛孵化出來後要入沭歸海的小海龜的地點,如今變得未臻理想。
他說,有照片證實小海龜孵化後,受到沿海燈柱光害的影響,失去方向後在路面打轉,最後被路過的車子輾死。2011年以一等榮譽學士學位畢業自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海洋科學系後,從檳城家鄉來甲默默耕耘投入玳瑁龜保育計划服務近兩年的黃贏慶,日前受到世界自然基金會贊助,代表大馬前往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出席國際海龜協會主辦的第34屆海龜生物學及保育年度研討會,發表演講甲州海龜保育學術研究成果。
他接受《古城》社區報訪問時,分享有關研究結果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所提供的照片表示,甲州作為西馬玳瑁龜的最大產卵點,孵化小海龜在入沭海水前,受到沿海光害影響多於海表面流的指引。
冒險划皮艇出海考察
黃贏慶是在去年6至10月研究期間一共進行24次采樣周期,通過視覺標記和軌蹟記錄器等各項工具,每次夜晚隨著入沭小海龜划皮艇出海2二公里遠考察逾兩個小時多,而且不時會遇到狂風大雨刮海浪翻船的風險。
在該國際研討會上也有幸與眾多其他海龜研究國際權威專家如Sea Sense海洋保育組織總監林賽西、珍妮莫蒂默博士以及彼得普里查德博士等人交流及合影。須克服盜海龜蛋問題他表示,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良好沿海人造光源管理,尤其值得甲州政府仿效。由於小海龜的性別取決於孵化期間巢穴沙灘的溫度,高於攝氏29度左右將孵出雄龜,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多國研究專家都在苦惱其帶來的影響。
謙虛自稱對於海龜研究尚屬新人的他,誓言將研討會所學成果帶回甲州,把理想付諸於行動。他相信該玳瑁龜保育計划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資源來進行,尤其是在面對克服海龜蛋盜取問題上。
根據馬六甲漁業局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玳瑁龜上岸甲州產卵巢穴在去年就有超過400個,有興趣深入瞭解的公眾可以前往參觀彭加蘭巴叻的海龜保育中心。他遺憾甚少人瞭解玳瑁龜對於整個海洋生態的重要性,指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极度瀕危物种的玳瑁龜,以海綿為食幫助珊瑚珊瑚茂盛成長,而珊瑚是海洋生物圈中生命的重要搖籃。(星洲日報‧古城‧報道:黎燕伊)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研究顯示沿海發展‧光害影響小龜歸海
標籤:
生態環境,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台灣珊瑚解析/台灣珊瑚超豐富 不輸大堡礁 - 2011-08-08
- 自然子刊綜覽 月球新發現"還將繼續讓我們震驚" - 2011-08-05
- 暖化嚴重 喜馬拉雅冰河恐消失 - 2011-08-02
- 研究:台灣塑毒濃度全球之冠 - 2011-07-22
- 美科學家發現末世化石 為小行星撞擊說提供新證據 - 2011-07-15
- 塑化劑可能導致肥胖 - 2011-07-13
- 空氣污染 損大腦 - 2011-07-12
- 全球人口持續增加 今年10月破70億 - 2011-07-12
- 失落170年 螢光蘑菇重現巴西雨林 - 2011-07-10
- 人類生產藥物進入食物鏈 喝一杯奶 20種化學物落肚 - 2011-07-10
- 氣候變化的 非洲時刻 - 2011-07-06
- 研究:用煤量增加 反倒抑制全球暖化 - 2011-07-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