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2/03/c_121050009.htm
新華網東京2月3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在2日的英國在線科學雜志《自然‧通信》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成功採集到野生日本鰻魚的受精卵,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教授塚本勝巳與水產綜合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于2009年5月在關島以西的西馬裏亞納海嶺附近海域採集到31個野生鰻魚的受精卵。鰻魚卵在受精後1天半就會孵化,能夠採集到非常難得。研究人員隨即在船上進行基因分析,結果確認其屬于日本鰻。這些受精卵直徑約為1.6毫米,均為受精後約30小時。
在受精卵採集地點附近,研究人員還捕獲了剛產完卵的雌魚,並據此判斷日本鰻的產卵地就在馬裏亞納群島近海。研究小組推定,雌魚產卵水深約為200米,產卵場是一片10公裏見方的狹窄海域。
研究小組是在出現新月(農歷初一)的兩天前採集到這些受精卵的,這完全印證了塚本勝巳提出的日本鰻在出現新月前後于海底山脈附近產卵的“海底山脈假說”和“新月假說”。不過,由于此後的詳細分析等花費了大量時間,所以直到日前才正式公布上述成果。
研究人員在本次研究中還弄清了日本鰻的雌魚一生會多次產卵,並且發現花鰻也在相同海域產卵。不過,目前仍有大量問題尚待解答,如雌魚和雄魚如何相遇,為何在出現新月前產卵等。
近年來,野生鰻魚和用于人工養殖的野生鰻魚苗的捕獲量都在急劇減少,導致鰻魚價格暴漲。而日本水產綜合研究中心雖然在2010年開發出人工養殖鰻魚的技術,但受精卵能夠發育成鰻苗的比例依然很低,很難實際推廣。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能夠弄清野生鰻魚產卵環境等問題,將有望促進開發出最適宜培育人工鰻苗的技術。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日本研究人員首次採集到野生鰻魚受精卵
標籤:
生物,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科學家發現十余種全新蛙類 部分蛙類叫聲像貓咪 - 2011-09-19
- 加拿大研究:辦公室久坐或損害免疫係統 - 2011-09-14
- 科學家發現冰期動物群起源於青藏高原最新證據 - 2011-09-03
- 十大最有野心的科學實驗 上 - 2011-08-17
- 地球生命或有“宇宙源起” - 2011-08-11
- 台灣珊瑚解析/台灣珊瑚超豐富 不輸大堡礁 - 2011-08-08
- 美研究:女兒貼心 父母延年益壽 女中樞神經發達 較會照顧家庭 - 2011-08-08
- 無精生子不是夢 日實驗成功 - 2011-08-07
- NASA首次發現證據 火星有流動水 - 2011-08-06
- 養貓「不會」得腦癌! 英科學家痛批媒體誤導群眾 - 2011-08-02
- 電子海豚:鯨目動物有第七感 - 2011-07-31
- 肚子發螢光 蜘蛛求偶捕蟲利器 - 2011-07-3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