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26/c_121460635.htm
中國日報網 科學上一般認為,雲層中的礦物質或其它空氣微粒可以凝結成水滴,隨著水滴的不斷聚集,最終形成雨、雪和冰雹等降水。而美國《生命科學》網站5月24日的報道告訴我們,飄到空中的活細菌也可能引發降雨、降雪甚至冰雹,並形成降水循環。
來自一個叫作“生物沉降”的新興科學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發現:雲團中存在各種細菌、真菌、硅藻以及海藻類物質,它們都可以引發降水。“生物沉降”研究領域的微生物學家布倫特 克裏斯多夫5月24日在美國微生物學協會全體大會上表示,人們起初認為礦物質是形成雨雪的主要因素,但礦物質其實並沒有生物微粒活躍;研究發現,有時候雲團中水的溫度要低于礦物質形成降水凝結核所需的溫度,這種情況下生物微粒其實才是真正引起“沉降”的誘因。
來自蒙大拿州立大學的亞歷山大 米肖同樣出席了24日的大會,他通過研究一些冰雹在雲團中不斷沉積而形成的分層後發現,細菌處于冰雹最初形成的第一層。米肖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可以表明,細菌或其它生物微粒可以形成雨雪所需的凝結核;通過確定這些冰雹形成的溫度,能夠發現這些細菌可以在更溫暖的環境下形成冰。
這些細菌能夠在較高溫度下形成凝結核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細菌含有一種特殊物質,這一物質可以將水分子有規則地結合到一起,從而可以更容易形成冰粒子。
另外當這些冰粒子落到地上時,細菌則會利用冰損壞植物,使得植物細胞分解,從而讓細菌進入到植物細胞內。然後這些細菌再通過植物表面被風吹到空中,再次形成降水,從而實現降水循環。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美國研究發現空氣中細菌可以引發降水並形成水循環
標籤:
生技醫療,
地球科學,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日本減碳 視核電為救世主 - 2010-04-06
- 鄂爾多斯沙塵暴探因:羊絨大戰引發過度放牧 - 2010-04-05
- 中國船擱淺漏油 威脅大堡礁 - 2010-04-05
- 英研究:蟾蜍會預測地震 感應到氣體就會去避難 - 2010-04-04
- 星研究興建海底核電廠可行性 - 2010-04-03
- 環團斥奧巴馬「攻擊海洋」 - 2010-04-02
- 地球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憂恐出現大規模生物滅絕 - 2010-03-29
- 吃素真能夠救地球? 美科學家:誤會一場! - 2010-03-27
- 美研製出首個人造肌肉動力行走生物機器人 - 2014-07-15
- 美科學家:「櫛水母」可能是人類的祖先 - 2013-12-21
- 促進受損神經再生 香港城大科學家研究基因療法 - 2013-04-03
- 2012年世界能源科技發展回顧 - 2013-01-0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