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128/2tx4c.html
中央研究院昨天表示,成功合成出結構精巧複雜新分子「八醣肝素」,創下全球醣化學先例,同時證實它能夠抑制「唇泡疹」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為新藥開發創造新途徑。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洪上程日前成功合成出一種包含八個醣分子的「八醣肝素」,洪上程與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雯合作進行活性測試,研發成果刊登在國際重要期刊「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網站上。
許多種類病毒都需要利用不同的「醣」為受體來進入人體細胞,洪上程希望藉由「醣」的關鍵角色,以釜底抽薪方式,阻隔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研究團隊一路突破各種難關,終於合成出「八醣肝素」。
研究團隊解釋,人體細胞表面廣布著「硫酸乙醯肝素」(HS),它是一線狀的多醣體,含有多個硫酸根。當感染性病毒,例如痘病毒、登革病毒、C型肝炎病毒、泡疹病毒、水痘病毒等找到細胞表面HS這個受體後,就會產生交互作用,穿過細胞膜,進入人體細胞內進行複製、繁衍,就好像是找到一個門,然後用鑰匙開門進入。
研究團隊說,HS是一個含多樣化結構的醣集合體,好像一個含有許多不同入口的閘門,科學家必須知道什麼樣病毒從那扇門進入,才能找到解決方法。由於每扇門都是獨特複雜的醣化合物結構,解析個別門的複雜結構,就變成研究重點,「八醣肝素」就是其中一扇門。
研究團隊發表的兩種創新結構的八醣肝素分子,是歷經9年奮鬥,分別使用四十七與五十七個步驟繁複操作,才完成。合成出「八醣肝素」分子後,張雯研究團隊繼續執行生物實驗,利用猴子的體細胞株Vero,分別與「第一型泡疹病毒HSV-1」(俗稱唇泡疹)作用,結果顯示可以抑制過半的病毒感染細胞。
張雯說,唇泡疹病毒不作用時會躲起來,等到人免疫力下降時又跑出來,如此很難去殺死病毒,希望將病毒阻擋在細胞外。
張雯說,合成「八醣肝素」並不容易,現在短時間內僅夠實驗室使用,還不能量產,未來希望能夠用在動物實驗上,更期盼能打造出分子庫,找出其他病毒入侵細胞的途徑。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八醣肝素 抑制唇泡疹
標籤:
生技醫療,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研究探索:科學家稱發現能控制睡眠的基因 - 2011-08-02
- 養貓「不會」得腦癌! 英科學家痛批媒體誤導群眾 - 2011-08-02
- 台大團隊揭示抗癌藥物分子機轉 榮登《Science》期刊 - 2011-07-31
- 超級抗體FI6 可對抗所有A型流感病毒 - 2011-07-31
- 研究:食物咀嚼40下 一餐卡路里少12% - 2011-07-31
- 美發現神經幹細胞有望幫助腦瘤患者修復認知 - 2011-07-20
- 荷爾蒙誘發致癌基因 中文大破解男性易患肝癌之謎 - 2011-07-20
- 科學家發現與肌肉耐力有關的基因 - 2011-07-20
- 日新突破 幹細胞長出再生齒 - 2011-07-13
- 曬傷一碰就疼 科學家揭密 - 2011-07-13
- 塑化劑可能導致肥胖 - 2011-07-13
- 麥馬士達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胚胎幹細胞非器官創造者 - 2011-07-1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