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gjzx/oz/201106/14/t20110614_22477687.shtml
根據華大基因研究院的分析,該菌株屬於血清型O 104,但O 104型大腸桿菌以前未見引起人類感染大規模暴發的報道。通過進一步比對分析,發現該菌株與2002年從中非艾滋病患者腹瀉標本中分離的腸侵襲性大腸桿菌55989菌株的同源性超過93%。
明斯特大學衛生研究所所長黑爾格·卡希10日也公佈了最新研究成果。他領導的研究團體將繼續深入破譯造成疫情爆發的O 104:H 4型大腸桿菌的基因編碼。研究人員探討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這種大腸桿菌的宿主何在?卡希強調,儘管有幾種O 104型大腸桿菌以其他動物為宿主,但此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O 104:H 4型大腸桿菌株能在人類之外的動物體內寄生。目前,人們只能推斷本次暴發菌株是以人類為宿主的。
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9日也發表公報說,根據已公佈的基因測序結果,本次疫情的暴發菌株與曾經在中非分離的一種腸黏附性大腸桿菌的基因同源性超過93%,而各種腸黏附性大腸桿菌迄今只在人體中發現,菌株對一些抗生素也具有抗藥性。據此推斷,致病菌株很可能源自人體,通過人際傳播或在人類與周圍環境之間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污染的食物傳播。
卡希說,為了儘快了解本次暴發菌的特性和探尋對策,目前全德各相關學科的專家已開始密切合作,組成了分別研究患者排菌期長短、病菌對抗生素反應、病菌與水環境等課題的專題研究組。各組之間還及時互相通報最新研究成果。
德國方面的猜測與美國專家的觀點不謀而合,由於美國也有四位病人出現身體不適。美國疾病預防研究中心懷疑,引發這次疫情的細菌可能與人體本身關係密切。
美國專家此前甚至懷疑,引發疫情的細菌來自人體本身。美國疾病預防研究中心食源性疾病處處長布蘭德:“這些生物可以從外部環境中獲取一個D N A基因,然後進行自身變異。”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德國致病元兇病菌屬性進一步清晰
標籤:
生技醫療,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未老先衰”困擾艾滋病患者 - 2011-06-13
- 國際/科學家破解3組偏頭痛基因 - 2011-06-13
- 抗銹病產量高 科學家培育出“超級小麥” - 2011-06-12
- 首隻基因轉殖牛 牛奶變母乳 - 2011-06-12
- 研究者發現戒煙發胖之謎 - 2011-06-11
- 科學家發現心臟可自修 - 2011-06-10
- 英研究人員開發出有助治療癌症的納米微粒 - 2011-06-08
- 研究:婦女皺紋多 易骨折 - 2011-06-07
- 英研究顯示害怕情緒會加重心臟病風險 - 2011-06-07
- 中美研究人員發現“毛人”秘密:一染色體異常 - 2011-06-06
- 南韓最新研究 沉迷智慧手機 卅多歲就老花 - 2011-06-05
- 「香」釋致癌物 長吸危險 - 2011-06-0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