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7/30/c_123494033.htm
據每日科學、英國每日電訊等網站近日報道,最近,一個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盛頓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叫做AAQ的化學小分子,可通過簡單眼內注射的方式,在短時間內使先天失明小鼠恢復一定的視力水平。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藥物經進一步改良,有望幫那些因遺傳和老化因素而失明的人們重見光明。相關論文發表在7月25日出版的《神經元》雜志上。
視網膜色素變性(RP)和老年性黃斑變性(AMD)是由視網膜上柱細胞和錐細胞逐漸死亡而導致的失明,余下的視覺係統雖然完整,但大部分不能對光起反應。研究人員用基因技術使小鼠患上了RP,小鼠就會在出生後幾個月內失明。他們將小劑量的AAQ注射到這些小鼠的眼中,發現它們恢復了某種程度的感光能力。在明亮光線下,小鼠顯出了瞳孔收縮和避光反應。而這是一種典型的嚙齒類動物行為,如果沒看到光它們不可能出現這種反應。
研究人員解釋說,AAQ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光控開關,能連接在視網膜細胞表面的蛋白離子通道上,受到光照會打開開關,改變通道的離子流,並更多地激活神經細胞路徑,讓“失明”細胞恢復感光能力。
“這和局部麻醉的原理很相似:藥物分子嵌在離子通道內,粘住通道一段時間,由此讓你停止感覺一段時間。” 該研究領導、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教授理查德・克拉瑪說,“不同的是,AAQ分子具有感光能力,能打開或關閉神經活動。”
比起其他實驗性恢復視力的方法,這種眼內注射的方法更有優勢。研究人員指出,由于小分子最終會脫落,這種方法比會永久性改變視網膜的轉基因或幹細胞療法更安全;比在眼內植入感光電子芯片的方法也更少入侵性。克拉瑪說:“這是一種簡單的化學藥物,注射意味著你能改變劑量,還可與其他治療方法結合。”
克拉瑪說,目前他們正在對AAQ進行改進並測試,改進後的AAQ能激活神經元幾天時間而不是幾個小時。(常麗君)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研究者開發出一種化學小分子 或可用于治療失明
標籤:
神經認知,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科學家發現大腦形成語言信號 讀心術或成現實 - 2011-05-31
- 美研究者將人類皮膚細胞直接轉化為神經細胞 - 2011-05-28
- 害羞男愛笑女 較有異性緣 - 2011-05-26
- 西報:腸道菌群失調影響行為舉止 - 2011-05-23
- 治痴呆老藥 變戒毒新藥 - 2011-05-21
- 研究:身體痛 環繞手臂有幫助 - 2011-05-20
- 全球首例 癱瘓男能站能走 - 2011-05-20
- 別再熬夜啦! 研究:睡眠不足導致記憶力衰退、認知障礙 - 2011-05-19
- 科學家發現抑鬱基因區 開發針對性藥物尚需時日 - 2011-05-19
- 英研究探索從腦電波中分析大腦所想信息 - 2011-05-18
- 英研究確認一個與嚴重抑鬱症有關的基因區域 - 2011-05-18
- 科學怪人成真?人腦電腦模型十年可成 - 2011-05-1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