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2-06/06/c_123244213.htm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和斯克裏普斯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聯合開發出了人造血小板,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先進材料》雜志上。
血小板是大量存在于血液中的無核盤狀小細胞,可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症反應和血栓形成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直徑在2微米至4微米之間,比紅細胞小得多,在正常血液中具有較穩定的數量。
科研人員表示,在進一步優化和進行詳盡測試之前,人造血小板可被應用于多個生物醫學領域。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是開發一個同等大小的粒子,並使其具備天然血小板所擁有的關鍵結構特性。
為了模擬天然血小板的大小、形狀及其表面功能,聚合物粒子可謂是十分合適的備選。然而,聚合物粒子卻比血小板要堅硬得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採用了聚合物“模板”。
這一核心位于多層蛋白質和聚合電解質之上,可通過沉積、分層、交聯創建出穩定的人造類血小板粒子。隨後,堅硬的聚合物核心將溶解並賦予粒子所需要的彈性或柔韌性,粒子也將被涂抹上在活化的天然血小板或受損的血管表面發現的蛋白質。
科學家稱,這種人造血小板不僅可能執行典型的天然血小板功能,同時也可能應用于攜帶顯像劑以確認受損的血管或傳送藥物來實現血栓的溶解。他們表示,這一進展對于倣生材料的發展具有裏程碑意義,也是材料合成用于解決醫學難題的良好例證,通過利用其在血小板生物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制成的人造血小板可結合獨特的物理和生物屬性模擬天然血小板,這對于因戰爭和手術等情況造成的創傷具有深遠的影響。此前,聖芭芭拉分校的科研人員也曾成功合成出紅血球。(來源:科技日報 張巍巍)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研究人員開發出人造血小板
標籤:
生技醫療,
奈米科技
Related Posts:
- 科學家發現心臟可自修 - 2011-06-10
- 英研究人員開發出有助治療癌症的納米微粒 - 2011-06-08
- 研究:婦女皺紋多 易骨折 - 2011-06-07
- 英研究顯示害怕情緒會加重心臟病風險 - 2011-06-07
- 中美研究人員發現“毛人”秘密:一染色體異常 - 2011-06-06
- 南韓最新研究 沉迷智慧手機 卅多歲就老花 - 2011-06-05
- 「香」釋致癌物 長吸危險 - 2011-06-04
- 歐洲奪命大腸桿菌 恐史上最毒 很多患者呈現罕見病狀 - 2011-06-04
- 驅蚊新思路 讓蚊子“迷路” - 2011-06-03
- 研究:歐洲大腸桿菌 超毒新菌株 - 2011-06-03
- 世衛:使用手機可能致癌 - 2011-06-01
- 瑞典專家識別出一線粒體蛋白 生物壽命延長或可實現 - 2011-06-0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