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可降解產品也危害環境 降解時間地點是關鍵因素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09/c_121512597.htm

西班牙《數碼報》6月6日報道,美國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物可降解產品不總是對環境有利。一切取決于降解的地點和所需的時間。

研究報告的撰寫人之一、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教授莫頓‧巴拉茲指出,如果杯子、器具或袋子等生物可降解材料最終進入垃圾場,進行無氧降解,就會釋放出甲烷。他說:“如果某個產品相對快速降解,部分甲烷就會釋放到大氣中。如果捕捉並加以利用,甲烷可以成為非常寶貴的能源資源,但如果釋放出來,就是強大的溫室氣體。”

報告說,在美國的垃圾場中,只有35%會將甲烷捕捉再利用,34%的垃圾場捕捉後就地焚燒,31%任由甲烷進入大氣中。巴拉茲強調,如果生物可降解產品沒有進入普通的垃圾場,而是進入肥料池,進行有氧降解,那麼就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不會釋放甲烷。

他指出,某個生物可降解產品在分解過程中釋放的甲烷數量取決于分解的速度,如果在垃圾場建立捕捉機制之前就已經分解,那麼部分甲烷就會釋放到大氣中。

他希望研究成果可以成為未來設計食品包裝時的參考。他說:“也許可以設計一種分解速度較慢的材料,例如新聞紙,這樣的生物降解過程就會是有益無害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