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日本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時隔7年後回歸地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614/3283046.html

  新華網東京6月13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13日夜進入大氣層,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帶,時隔7年後回歸地球。這是人類的探測器首次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外的天體。

  澳大利亞當地時間13日20時21分(北京時間18時51分)左右,“隼鳥”號探測器的主體與密封艙分離,當地時間23時20分(北京時間21時50 分)左右,探測器以每秒約12公里的速度進入距地面約200公里處的大氣層。探測器主體燃燒殆盡,只有進行了耐熱處理的密封艙繼續下降,在高度約10公里的地方打開降落傘,落到沙漠中。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說,他們通過電磁波確認密封艙已落地,並且從直升機上肉眼也能看到密封艙。

  按計劃,“隼鳥”號通過向“絲川”小行星表面發射金屬球來採集飛濺起來的岩石,但最後以失敗告終。不過,由於它曾經在小行星表面著陸,研究人員推測,著陸時的衝擊可能令小行星表面的一些物質進入探測器的密封艙。如果能回收這些來自小行星的物質,則可為人類了解太陽系形成初期的情形提供珍貴線索。

  美國雖然曾經從太空回收過彗星塵埃,但從沒有探測器在月球以外的天體著陸並返回。

  “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是為了進行真正的宇宙探索而開發的。它在飛行途中進行了各種實驗,包括先進的離子發動機的運用、自律接近小行星並著陸、採集岩石和沙子、返回地球、回收等。日本太空開發史由此邁出了飛躍性的一步。

  “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開發費用達到123億日元(約合1.34億美元)。它于2003年5月搭乘M5火箭升空,並於2005年到達“絲川”小行星,成功測算了其形狀並兩次在小行星上著陸。由於接連出現故障,“隼鳥”一度被認為無望返回地球,但項目小組每次都使它“起死回生”。“隼鳥”號的回歸比當初預定延遲了3年,它的旅途長達約60億公里,相當於環繞太陽約5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