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READING/X4/5675673.shtml
【聯合報╱卓亞雄】會火大,是因為好不容易忙完一天瑣事,看看表沒幾個小時好睡,關上燈,背才沾上床板,疲勞第一波舒緩開來,就聽到嗡嗡的低沉轟炸機聲音靠近,當下睡意全消,繃緊神經看蚊子怎麼發動奇襲。靠近額頭,憑直覺一巴掌下去,蚊子沒事,額頭這一記挨得不輕,你說,能不火嗎?
換個角度看蚊子叮,其實對人類疾病防治的知識與智慧有不少啟發。先是了解雄蚊子吃素,只吸些植物汁液,雌蚊子則絕對吃葷,尤其即將產卵的母蚊子,更需要吸動物的血,靠裡面的一些酵素進補。
你佩服關了燈蚊子還能「看」到你發動奇襲,視力真是好,錯!蚊子視力不佳,但是物理、化學素養都很好。蚊子對溫度非常敏感,就喜歡人體攝氏三十六、七度的溫度,就算你開冷氣睡覺,別忘了額頭的溫度不會因此降低,仍然「指示」蚊子航向。
蚊子化學好,特別喜歡二氧化碳的味道,即使睡得直打呼,鼻子呼出的還是二氧化碳,不可能長時間「暫時停止呼吸」,因此,蚊子有了這個GPS,不怕找不到目標。還有,蚊子喜歡乳酸的氣味,通常體味重的人會散發較強的乳酸氣味,被叮的機率相對也較高。
想要不被蚊子咬,傳統的蚊帳最有效,以除蟲菊等植物汁液製造的殺蟲劑、蚊香也不錯;較新的產品是捕蚊燈,從捕蚊燈的原理推進看來,母蚊子是重要推手,刺激人類「腦子要用」,智慧要長進。
第一代的捕蚊燈設計時還不夠了解蚊子,以為只靠包括蚊子在內的昆蟲都有的趨光性,把蚊子「騙」過來,再以高壓電網電死蚊子就成了。第一代的捕蚊燈最大的技術成就,應是研究出蚊子喜歡三百七十奈米左右波長的光,是紫外線的區域,也就是市面上常看到的紫色捕蚊燈管。
母蚊子叮人可是多重偵測工具一起來,第一代捕蚊燈只「識破」其中趨光性一小項,當然效果有限;在蚊子不斷「叮」嚀下,人類的智慧終於有了些長進,設計出模仿人類可能釋放出的物理、化學物質的新一代捕蚊燈,例如燈的溫度接近人的體溫,以二氧化鈦等光觸媒物質釋放出二氧化碳、乳酸等氣味,把母蚊子喜歡的元素都營造出來,果然滅蚊效果有了進步。
家蚊雖然擾人,不過危害還不至於太大,真正影響大的是引發出血型登革熱、日本腦炎、西尼羅症、瘧疾等傳播病毒的惡蚊子;好在蚊子不斷釋出誘因讓人類「前仆後繼」來了解牠,或許有機會稍稍促進這些危及人類性命的病媒蚊防治工作。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蚊子叮出智慧
標籤:
動物行為,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IBM原子技術大突破:全新的存儲晶片 - 2013-04-01
- 研究:高跟鞋越高小腿肌肉越痠痛 - 2013-04-01
- 螢火蟲發光原理啟發高效LED燈的研制 - 2013-01-14
- 潮流發熱衣 買的是悶熱?保暖?還是舒適的發熱衣? - 2012-12-30
- 美國研究利用3D打印機在月球上制造機械部件 - 2012-12-30
- 2012十大科技新聞 - 2012-12-30
- 果汁能製作巧克力?! 英國研究:可減少脂肪! - 2012-08-15
- 幹細胞治療眼盲 日本科學家大突破 - 2012-06-16
- 新型納米粒子能按需合成蛋白質 - 2012-04-14
- 首款超小鎖模激光器研制成功 - 2012-04-08
- 美開發出會自動成型的"智能沙" - 2012-04-05
- 電漿手電筒一噴 危險細菌掰 - 2012-04-0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