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10/5/2auol.html
這個祕密已讓許多偉大科學家徹夜難眠。現在,在一個會讓千萬人歡喜擁抱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尋獲一夜好眠的關鍵。研究顯示,一切都有關大腦深處的腦波。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網站今天報導,那些產生最多「紡錘波」(spindles)的人,最會一夜酣睡。
這種腦波被認為代表大腦正努力工作,摒除警笛、交通、敲門及其他各種噪音,讓我們繼續安睡。
研究人員表示,誘發大腦產生更多紡錘波,將會使我們第二天早上神清氣爽醒來。
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艾倫波根(Jeffrey Elenbogen)說,「我們希望查明,大腦如何在噪音充斥的情況下讓我們繼續睡眠,而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保持沈睡。」
艾倫波根邀請12名健康的男子和女子,到他的睡眠研究室睡3個晚上。初夜平靜安詳,但後兩夜包括警鈴、交通、談話等14種預錄噪音越來越吵。
在「細胞」(Cell)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報告表示,那些大腦產生最多紡錘波的人睡得最好。
只有在我們入睡後才會出現的紡錘波,是由視丘(thalamus)產生。雖位處大腦深處,它職司轉送聲音至大腦其他區域,以進行接收和處理。
據信一大堆紡錘波意味視兵正在努力工作,阻止聲音被處理,讓我們能繼續安睡。
換句話說,即使我們在睡覺,大腦仍繼續工作;而視丘越活躍,我們睡得越好。
專長睡眠治療的艾倫波根說,「這項研究顯示,即使在睡眠中,我們的神經元仍忙著處理複雜事務,包括產生睡眠紡錘波等,防止我們被周遭噪音吵醒。」
目前仍不清楚為何有些人產生較多紡錘波,但更深入研究此現象,將能協助我們研發出更有效安眠藥。(譯者:中央社楊超寰)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好眠關鍵:大腦產生更多紡錘波
標籤:
神經認知
Related Posts:
- 研究顯示老年人睡眠紊亂可能與激素有關 - 2011-04-14
- 研究:空氣汙染損害大腦 - 2011-04-14
- 老齡化大腦任務轉換能力下降 - 2011-04-14
- 「短眠基因」成就精英!每天睡4小時一樣來勁 - 2011-04-13
- 美證實“普瑞巴林”可有效緩解糖尿病周圍神經痛 - 2011-04-13
- 氣味的分別並可能不是在嗅球完成 - 2011-04-12
- 你是左派或右派? 原來是大腦決定 - 2011-04-12
- 新研究:嗜飲咖啡 基因決定 - 2011-04-10
- 實驗:人們寧願被電擊也不要孤獨 - 2014-07-15
- 消除人類記憶成為現實 - 2013-12-25
- 腦研究解釋女孩比男孩成熟早 - 2013-12-25
- 五種主要精神疾病遺傳關聯度被揭示 - 2013-08-2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