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8/today-int5.htm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科學家六日根據新的衛星資料指出,太陽活動的衰退期不但不會如預期般造成地球冷卻,反而可能讓地球更溫暖。這項驚人的發現不僅徹底改變科學界對太陽週期的認識,還有助於解釋極端的地方天氣型態。這篇研究預定七日發表於「自然」期刊。
太陽的光與熱會在大約十一年間歷經盛衰循環。科學家曾以為,太陽在活動週期高峰期間會讓地球更溫暖;至於週期高峰,一般可用太陽大氣層裡可見的黑子數目來測量。
但新的衛星資料顯示,在二○○四年至○七年太陽活動步入衰退期時,其實有更多光線抵達地球表面,只有不容易觸及地表的高頻紫外線數量降低。這是一項有違直覺的新發現,表示太陽活動在步入衰退期時,反而讓地球更溫暖。不過,作者群也強調,他們的觀測僅以三年為期,因此需要更多證據。
對氣候變遷乃人為造成持懷疑論者,向來主張地球暖化應是太陽活動變化所造成,而非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的人為因素。但氣候科學家表示,相較於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造成的暖化效應——全球均溫比前工業化時代增加逾攝氏○.七度,太陽光熱增加的暖化效應僅約其十分之一。
這篇研究的首席作者、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教授海芙說:「這絕對不會讓懷疑論者感到欣慰。這可能表示,我們對太陽的瞭解並不多。」
不過,瑞汀大學教授洛克伍德說,這項研究可能有助解釋區域型極端天氣如何形成,因它揭露紫外線數量在太陽活動衰退期下降得比預期還多很多,造成上層大氣層氣溫下降,致高空強勁氣流「噴射氣流」異常,極地冷空氣南下,歐洲和北美因而在全球均溫上升情況下仍將出現嚴冬。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衛星新發現/太陽循環衰退期 反讓地球更溫暖
標籤:
天文宇宙,
地球科學
Related Posts:
- 歐美 “氣候疲勞徵” 或是理性的回歸 - 2010-06-02
- 德研究發現火山灰可能促進海藻大量繁殖 - 2010-05-19
- 墨西哥灣海底驚現超級油塊 - 2010-05-17
- 北冰洋投世界最大“試管” 研究海水酸化 - 2010-05-14
- 沙塵暴也做「好事」? - 2010-05-13
- 日澳研究人員觀測到從南極流向赤道的洋流 - 2010-05-13
- 臭氧層洞發現25周年 生態災難得以避免 - 2010-05-09
- 美科學院發公開信捍衛氣候研究 - 2010-05-08
- 探空七號 發射成功 - 2010-05-06
- 海冰融化 北極熊攀崖覓食 - 2010-05-05
- 研究顯示激光也可用來進行人工降雨 - 2010-05-05
- NASA天文氣球 澳洲升空墜毀 - 2010-05-0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