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ownews.com/2011/05/16/91-2712820.htm
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是質量之源,然而這種粒子一直難以尋找。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表示,他們重新檢視2000年由「大型電子及陽離子撞擊器」(LEP)所搜集的數據,可能早在11年前已發現它的蹤跡。
寶貴數據疑被看走眼
當年實驗到尾聲時,科學家發現次原子粒子的碰撞會出現玻色子的痕跡。此一發現幫助科學家解決一大物理問題:物體為何有質量。11年前數據仍有太多不穩定因素,不能確定是否找到「上帝粒子」,而且觀察結果已「可一不可再」。因為該個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一條隧道的撞擊器,已於2000年底永久停機,以騰出空間安裝「超級強子撞擊機」(LHC)。
自此之後,科學家透過如美國伊利諾伊州的粒子加速器Tevatron,將數據反覆鑽研。結果顯示,一直被排除在能量譜之外的「上帝粒子」,如今發現有存在的可能,而且更強化了11年前已由CERN科學家發現的說法。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科學家看走眼 「上帝粒子」可能在11年前已現形!
標籤:
物理
Related Posts:
- 3百年首見 太陽黑子可能將冬眠 - 2011-06-16
- 原核細菌也有“分子運輸車” - 2011-06-15
- IBM宣佈以碳化矽晶圓片製作出石墨烯混頻器IC - 2011-06-14
- 神祕百慕達三角 甲烷惹禍? - 2011-06-14
- 宇宙出現笑臉? 怪物黑洞雙人舞! - 2011-06-13
- 研究人員用人類細胞製成生物激光發生器 - 2011-06-13
- 日本研製出世界最短波長的X射線激光 - 2011-06-12
- 美國‧超新星爆炸遺跡‧發光秘密破解 - 2011-06-11
- 太陽系邊緣不平滑 充滿大磁泡 - 2011-06-11
- IBM百歲 做出全球首顆石墨烯IC - 2011-06-11
- 反氫原子 人類向解讀宇宙奧秘邁出又一步 - 2011-06-09
- 台科大太陽能玻璃 Discovery頻道首播 - 2011-06-0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