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6/05/c_121498281.htm
新華網洛杉磯6月4日電(記者高原)自古以來,“以土為食”就被認為是發生饑饉、民眾缺乏糧食的表現。在非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區一直存在著食土的習俗,也曾被西方醫學界當成異食癖的一種。
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自古流傳下來的食土風俗並非無因,而很可能是人們保護健康的一種方法。康奈爾大學的塞拉‧楊等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生物學季評》雜志上發表論文說,各大洲都有食土的風俗。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就記載了食土的風俗。楊等研究人員對自此以後世界各地有關食土的480多處文獻記載進行了分析,這些記載來自傳教士、醫生、探險者和人類學家等。他們發現,人類食土並非因為饑荒或者怪癖,而是為保護自身。
研究人員分析說,人們食土更多地是為了排除體內毒素、預防疾病和寄生蟲。在某些地方,剛懷孕的婦女與少兒食土者多,因為這兩類人對病原體和寄生蟲尤其敏感,食土是為了預防。此外,在熱帶地區食土現象比較普遍,可能是為了調理腸胃不適。
研究人員認為,有食土風俗的地方,人們所吃的土多來自地下深處,這些土沒有被病菌和寄生蟲污染,而且這些土往往烹煮後才食用,不易引起腸胃疾病。食土對身體有一定益處,這種習俗體現了當地人向自然索取營養的智慧,不應被看作怪癖。
此前的研究曾發現,一些土尤其是黏土,含有鈣、鐵、銅、鎂等多種礦物元素。在某些地區,人們沒有食用奶制品的風俗,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食土是為滿足身體對這些營養元素的需求。對孕婦來說,弱鹼性的黏土還能夠中和腸胃中的酸,減輕妊娠反應。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食土可能對身體有益
標籤: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加拿大科學家培育出頭大脖子粗"巨獸螞蟻" - 2012-01-07
- 樂觀較長壽? 英研究:快樂感高者早逝風險減35% - 2011-11-02
- 研究證實虎皮鸚鵡具有節奏感 - 2011-10-30
- 研究顯示大腦更易接受積極信息 - 2011-10-12
- 美國研究發現:多一點社交活動有助減肥 - 2011-10-08
- 頻打呵欠與大腦冷卻! - 2011-09-21
- 研究:大笑有助減輕疼痛 和朋友共樂更有效 - 2011-09-14
- 科學家發現冰期動物群起源於青藏高原最新證據 - 2011-09-03
- 改造DNA 雞胚胎可孵育恐龍 雞喙長出鱷魚嘴 - 2011-08-28
- 破解野狗尿液密碼 望能防犬入侵 - 2011-08-09
- 美研究:女兒貼心 父母延年益壽 女中樞神經發達 較會照顧家庭 - 2011-08-08
- 逐熱基因 蝙蝠吸血快狠準 - 2011-08-0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