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624869
新華社東京(記者藍建中)日本名古屋大學和自治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自然·醫學》期刊網絡版上報告說,他們在老鼠實驗中發現一種用小分子RNA(核糖核酸)遏制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的新療法。
脊髓延髓肌萎縮症是引發全身肌無力的神經變性疾病,很難治療,患者年齡常在30歲至60歲之間。神經變性疾病由神經細胞內積聚的異常蛋白質所致,異常雄性激素受體蛋白質被認為是導致該病的原因。
研究小組分析老鼠基因時發現,參與合成異常雄性激素受體蛋白質的異常信使RNA與名為“CELF2”的蛋白質結合後,前者就會保持穩定,最終造成老鼠運動機能減退。但是一種名為“196a”負責調節基因表達的小分子RNA能遏制“CELF2”蛋白質的表達,從而導致異常信使RNA的穩定性下降並分解,異常雄性激素受體蛋白質的總量也隨之減少。
研究小組給患有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的老鼠注射名為“196a”的小分子RNA後,其神經細胞內的異常雄性激素受體蛋白質減少了約60%,老鼠的運動機能得以維持。
研究小組負責人、名古屋大學教授祖父江元說:“這是從根本上遏制(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病情的治療方法。”研究小組認為,此類療法還有望用於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等神經變性疾病的治療。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用小分子RNA治療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獲進展
標籤:
生技醫療,
生物,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英科學家借3D“打出”眼細胞 - 2013-12-21
- 五種主要精神疾病遺傳關聯度被揭示 - 2013-08-26
- 科學家實驗室培育出人工腎臟 可產生尿液 - 2013-04-16
- 英國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機打出類生物組織 - 2013-04-15
- 大腦透明技術 革新腦部研究 - 2013-04-14
- 德國科學家研究稱心肺或能嗅到食物氣味 - 2013-04-09
- 改變世界的科學少年們 - 2013-04-04
- 日本發現分解透明質酸的基因 - 2013-04-03
- 科學家研製細菌發電生物電池 可在黑暗中使用 - 2013-04-01
- 濕度過高或過低 流感病毒更活躍 - 2013-01-15
- 日本研究說可用IPS技術大量培育抗癌細胞 - 2013-01-07
- 移植感光細胞‧失明者或可重見光明 - 2013-01-0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小分子RNA有很多種,是microRNA還是siRNA或是shRNA,希望能夠標明清楚會比較好。根據google到的訊息指的應該是miR-196a。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