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talk.tw/news/2013/04/09/35307.html
新頭殼newtalk 2013.04.09 鄭凱榕/編譯報導
恆星終其一生最後引起的的大爆炸中,到目前為止其中一種名為「Ia型超新星爆炸」的亮度,一般都認為是平穩一定的,但是宮崎大學等研究團隊8日發表不一樣的結果。根據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朱雀」(Suzaku)的觀察結果,發現Ia型超新星爆炸的亮度可能是分散不均的。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8日報導,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獎研究,是基於Ia型超新星(Supernova)爆炸的明亮度一定的前提架構下,從觀察到的亮度差來證明宇宙膨脹速度正在加速中。
宮崎大學研究團隊表示,這次朱雀衛星觀察到的結果,「是否有可能動搖影響到諾貝爾獎得獎研究呢?」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根據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官方網站所公布的科普知識文章〈2011年諾貝爾物理獎—千年的追尋〉(中央大學天文所黃崇源,2012/4/5)中的說明,「......20世紀末,天文學家沙爾‧伯爾穆特(Saul Perlmutter)、布萊恩‧施密特(Brian P. Schmidt)、亞當‧黎斯(Adam Guy Riess)等人卻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正在加快,意即實際上宇宙並非如預期般因受到重力吸引而減速膨脹。這也意味著宇宙中確實存在著某種排斥力,如同第五元素或宇宙常數般能克服物質的萬有引力。這個發現實在太驚人了,沙爾‧伯爾穆特等人因此共同獲頒2011年諾貝爾物理獎。但是沙爾‧伯爾穆特等人是如何量出宇宙的加速膨脹呢?實際上他們是透過觀測遙遠的Ia型超新星才得以發現這項事實。」
2011年諾貝爾物理獎的研究,關鍵方法就在超新星的恆定性。根據《科學人雜誌》〈醞釀黑暗力量的宇宙學家〉(David Appell,2008年第76期6月號)文中介紹,特別是那些歸類為Ia型的,它們有著驚人的恆定性:Ia型超新星爆炸有一定的亮度,而且亮度隨時間減弱的情形是可預測的,因此天文學家可以將它們當做「標準燭光」,並且能測量它們與地球的距離。
因此,如果本次日本宮崎大學團隊的觀察發表確認為真,意即超新星亮度不定,將根本動搖了2011年諾貝爾物理獎研究的前提假設與研究基礎,那麼宇宙加速膨脹的研究結果也將必須重新加以檢驗。
圖片說明: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朱雀」觀察到的「克卜勒超新星」(SN1604)爆炸殘骸的X射線圖,從圖中顏色的差異可以看出明亮度的強弱。克卜勒超新星是銀河系內最後一顆被觀測到的超新星,距地球僅約13,000光年。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超新星爆炸亮度不定 動搖諾貝爾物理獎發現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