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05050160&pType0=aALL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5日電)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吳春桂主持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開發,有突破性進展,染敏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11.5%,為目前文獻報導最高效率染料。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邀請吳春桂報告「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發成果(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染敏意謂染料藉由二氧化鈦(TiO2)扮演介面,吸光後產生電流。
吳春桂團隊研究染敏太陽能電池效率達11.5%,是目前文獻中效率最高者;即將發表具更高效能的釕(RU)錯合物染料,還在驗證當中。
吳春桂表示,太陽能電池很早前就在研發,目前太陽能電池科技現況,以單晶矽的效率最高(24%),能源回收期達2至10年最長;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效率為 11%,製程簡單,能源回收時間短,日本研究回收期可在 6個月,成本也較低。
吳春桂指出,染敏太陽能電池的特色,在於轉換效率不受日照角度影響,轉換效能隨溫度上升而提升,模板雙面皆可吸收光線,有利於吸收散射光,如果效率作得好的話,室內光源可發電。
根據日本富士總研預估,2014年DSSC市場產值可達2億美元,不過,吳春桂認為,這部分應該是指小規模的客製化設計,進入大規模市場則太樂觀。另外,雖然未預估商用化時間,但依日本預估,可能在2020年左右。
另外,Nano Market預估,2015年DSSC產值約3.7億美元。
吳春桂指出,塑膠染敏電池具可撓曲的特性,可放在各種地方;染敏太陽能電池的應用潛力,未來可應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如iPod、手機充電等。
吳春桂表示,未來將以既有的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研發成果為基礎,持續開發高效能的染料分子,並和國內外一流的研究團隊共同進行元件相關研究,同時也將尋求與國內廠商合作,共同進行商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開發。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1991年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Michael Gratzel等人提出的一種可能降低產電成本的太陽能電池。
此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透光性、色彩可調變性、可撓曲性、良好的光電轉換效率、效率受環境影響小,以及低製造成本等優點,成為目前相當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並有國內外相當多的企業積極投入DSSC商品化開發。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染敏太陽能電池效率獲突破進展
標籤:
化學材料,
生態環境,
奈米科技,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入選加拿大全球醫療研究明日之星.張瑾利用眼淚檢測血糖 - 2011-07-02
- 螳螂蝦視覺系統為光學設備發展帶來靈感 - 2011-06-26
- 新「肌」器人 看得見懂學習 有肌肉肌腱 外貌超像《魔鬼終結者》 - 2011-06-26
- 內視鏡用「吞」的 膠囊在體內可操控 - 2011-06-24
- 可疊織物超級電容 獲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 - 2011-06-24
- 工研院節能顯示技術 第4度奪百大科技獎 - 2011-06-24
- 革命性相機 先拍照後對焦 - 2011-06-23
- 火箭超音速機 巴黎東京 2.5小時 排放水氣零污染 估2050年啟航 - 2011-06-21
- 超級電腦 日奪回第一 - 2011-06-21
- 匹茲堡發明展 我奪26金破紀錄 - 2011-06-19
- 德國研製出等離子體消毒“手電” - 2011-06-17
- 日本選定3顆衛星參加空間站衛星施放實驗 - 2011-06-1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