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504778
新華社東京6月1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5日宣佈,已經選出3顆小型衛星用於在國際空間站的日本“希望”號實驗艙進行施放實驗。這3顆衛星分別是和歌山大學、東北大學和東京大學聯合研製的“雷鼓”號衛星、日本明星電氣公司的“WE-WISH”衛星和福岡工業大學製造的“FITSAT-1”衛星。這3顆衛星將搭乘日本的“鸛”號無人貨運飛船或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於2012年9月左右前往國際空間站,更具體的施放時間目前尚未確定。
“雷鼓”號衛星長寬各10釐米、高20釐米,攜有拍攝地球的攝像機。其他兩顆衛星都是邊長10釐米的正方體,載有通信器材和特殊的攝像機。宇航員將在“希望”號實驗艙內將這些衛星裝入特殊裝置,然後通過密封室,利用機械臂把它們施放到太空中。為了不與國際空間站相撞,將選擇與國際空間站飛行方向不同的方向施放。這些衛星將在環繞地球運轉的同時,逐漸降低高度,大概100天后進入大氣層燃燒殆盡。據悉,工作人員將在地面用彈性材料包裹衛星,然後利用飛船運送到國際空間站。與從地面用火箭直接發射相比,這種運輸方式可使衛星受到的震動小得多,其功能受損的危險也大幅降低。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曾在今年3月2日宣佈,計劃在國際空間站的日本“希望”號實驗艙進行施放繞地小型衛星的實驗,並於3月10日至4月28日在網上公開徵集科研機構的創意,最終經過審核,根據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從8顆候選衛星中選出了上述3顆。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日本選定3顆衛星參加空間站衛星施放實驗
標籤:
天文宇宙,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超人》情節成真? 玻璃記憶體資訊可存數千年 - 2011-08-17
- 十大最有野心的科學實驗 上 - 2011-08-17
- 美製成超低能耗積體電路 從環境中獲取能量即運行 - 2011-08-17
- 美國‧研發細薄電子板改革醫療儀‧智能“皮膚”或成間諜秘器 - 2011-08-15
- 奧地利研究人員研發出真菌降解塑膠方法 - 2011-08-15
- 新技術!醫療儀器協助石油探戡? - 2011-08-15
- 借點陽光為手機充電 美開發利用液晶屏收集光能 - 2011-08-15
- 科學家研製出矽基光波導 - 2011-08-11
- 日本開發出"超離子"固態鋰電池 - 2011-08-08
- 日一研究稱解開因瓦合金低溫不膨脹之謎 - 2011-08-08
- 美研究用腦電波代替腳更快剎車 - 2011-08-02
- 研發透明電池 - 2011-07-3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