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tvbs/international/201106/20110623455865.html
接受內視鏡檢查,儀器在體內移動,實在相當不舒服,日本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膠囊大小的內視鏡,吞下後透過體外的電磁石,就可以 控制膠囊移動方向,讓醫生更容易判別,到底體內器官哪裡出了問題?
膠囊狀的物體,在身體內部來回擺動,這可是最新的醫療科技產品,膠囊內視鏡,由大阪醫科大學研究團隊開發,這款內視鏡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膠囊的尾端多了一個魚尾裝置,透過體外強力電磁石的控制,魚尾膠囊具備強大的驅動力,可以在腸道器官之間自由移動,協助醫療人員檢查,人體內的異常變化。
研究人員:「這是胃壁的照片。」
直徑1公分、長4.5公分的膠囊內,裝有一台小型攝影機,以每秒拍攝兩張圖像的方式,紀錄下體內狀況,接受檢測之前,使用吞嚥的方式,將膠囊內視鏡從口腔吞下,接著平躺在儀器台上,由醫療人員利用磁力,控制它游動的方向,膠囊內視鏡主要用於檢查食道、 胃和大腸等器官,就連彎曲多折,凹凸不平的小腸,在魚尾擺動輔助之下,內視鏡也可以暢行無阻。
此外,當醫療人員發現,特定器官出現異狀時,還可以靠著控制器,改變膠囊方向,來回反覆檢測。研究人員:「透過這項發明,我們希望可以盡可能提早發現消化道的癌症,潰瘍或是出血症狀,避免發生延誤診療的問題。」
這款膠囊內視鏡,已經進入臨床實驗,如果研究結果順利,未來將應用在醫療用途,民眾就不必再忍受照內視鏡不舒服的感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內視鏡用「吞」的 膠囊在體內可操控
標籤:
生技醫療,
機械數控,
應用科技
Related Posts:
- 研究揭示新型“高溫”超導體奇特電子結構 - 2011-03-13
- 咖啡豆烘焙與抗氧化物質 - 2011-03-13
- 華裔台灣之女 研發出從細菌中提揀新生物燃料丁醇 - 2011-03-13
- 日本福島核一廠一號機 外觀主體爆發 (影片) - 2011-03-12
- 美新型多功能導管可提高心臟手術效率 - 2011-03-11
- 研究人員制成世界上最小的磁性傳感器 - 2011-03-11
- 台灣幹細胞研究新體外培養技術 - 2011-03-11
- 日本的回收資源利用 - 2011-03-09
- 新光學顯微鏡 突破繞射極限 - 2011-03-04
- 蠶絲可製電子書 清大重大發現 - 2011-03-04
- STS-133 太空站與太空梭任務,正在進行的一項實驗: 成核沸騰。 - 2011-03-02
- 最小電腦美國問世 可能開啟"普適計算"時代 - 2011-02-2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