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805048/1.html
【明報專訊】火星到底有沒有生命?研究員最近找出了一條新線索,鎖定了火星上一處岩石帶,相信該處可能藏有火星的早期生命痕。這個地區是火星上的一處深溝,位於太陽光照射不到的地帶,類似地球上澳洲一處叫「黑暗圓環」(Dark ringer)的地方,地球早期的生命證據在當地被埋藏並以礦物形式保存。
這研究由美國「尋找外星智慧計劃」(SETI)的科學家帶領。他們指出,地球上保存最早生命象的過程,亦可能在火星上一個名叫尼利福薩(Nili Fossae)的地區發生。當地的岩石已有長達40億年的歷史,見證了火星四分之三的歷史。
含碳酸鹽 反映生物存在
科學家2008年首次發現當地的岩石中含有碳酸鹽(carbonate),在很多情况下,碳酸鹽是由生命物質轉化而成的,在貝殼和骨頭等物質的化石中就含有碳酸鹽,這發現曾讓科學家興奮不已。生物在死後若不變成原油,它們都會變成碳酸鹽。這些化石如仍有古生物的外殼和骨架,就能供科學家研究。
研究員利用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衛星,借助紅外線對火星尼利福薩地區的岩石進行分析,又用相同的方法,研究了澳洲西北部皮爾巴拉(Pibara)地區的岩石。皮爾巴拉地區的岩石有大約35億年歷史,差不多相當於地球四分之三的歷史,該處的岩石結構表明,那兒曾有生命物質的存在。
專家盼更近距離研究
科學家發現,從包含的礦物質成分來看,尼利福薩地區的岩石,與皮爾巴拉的岩石非常相似。科學家因此認為,火星這一地區的岩石中,可能埋藏有火星早期的生命物質。研究員希望下一步能更接近這些火星岩石作研究。火星尼利福薩地區曾是美國太空總署計劃在2011年發射的新火星探測器潛在登陸地點之一,但因風險問題,已於今年6月從候選名單上刪除。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火星岩石含碳酸鹽 生命痕地帶鎖定
標籤:
天文宇宙,
生物
Related Posts:
- 星系團間發現沙洲星系 可用以瞭解絲狀結構 - 2010-12-07
- LISA:聆聽重力波的小耳朵已經準備妥當 - 2010-12-06
- 宇宙星星 比你想像多3倍 - 2010-12-04
- 月表發現迷你磁圈 防護罩功能不足 - 2010-11-30
- 衛星敗部復活 反成太陽風觀測利器 - 2010-11-29
- 銀河係外顯現化學性質特殊的恒星 - 2010-11-25
- 中法研究人員揭示仙女座星係成因 - 2010-11-24
- 丁肇中主導 太空分光儀2月升空 - 2010-11-19
- NASA發現30歲新生黑洞 - 2010-11-17
- 自發震盪 找到土星B環的擾動來源 - 2010-11-14
- 台灣礦藏解析/衛星影像「金」能看見 - 2010-11-11
- 金星高層大氣中有硫源 供地球暖化另項解套參考 - 2010-11-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