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ownews.com/2010/11/29/327-2668834.htm
一對約一年前被判定失效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衛星,現在敗部復活,即將進行一項嶄新的繞月任務。這對衛星正式編號為THEMIS(西蜜斯任務)P1和P2,在2007年時,NASA總共發射了由5架衛星組成的艦隊進入地球磁圈,研究地磁風暴的物理性質,臺灣地區的國家太空中心和中央大學太空所也有參與相關計畫。
THEMIS是「Time History of Events and Macroscale Interactions during Substorms(副磁暴事件時間進程與大尺度交互作用)」的簡稱,而P1和P2是軌道在最外側的2架衛星。這個任務開始不久,就發現許多先前未知的現象,如碰撞極光(colliding auroras)、太空磁震(magnetic spacequakes)、電漿子彈速擊(plasma bullets shooting up)以及地球背面的磁尾(magnetic tail)等。這些發現讓科學家解決了好幾個懸宕已久的北極光之謎。(註:以上名詞均為暫譯)
然而由於這些衛星均以太陽能為動力來源,原設計中,失去陽光而無法充電的時間可達3小時左右都沒問題;但隨著軌道演化,2009年時P1和P2每天行經地球陰影的時間長達8小時左右,電力逐漸流失而導致衛星即將逐漸停擺。
由於這個任務本來進行得很順利,這兩架衛星就這樣停擺實在很可惜,因此任務科學家們絞盡腦汁想讓它們敗部復活。評估之後發現:衛星殘餘的電腦還足以讓它們航向月球!NASA於2009年末同意這個敗部復活賽,P1和P2因而開始遠離地球陰影的影響,向月球前進。
新契機要有新任務名稱,NASA將新任務改名為「ARTEMIS」,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之名「阿蒂米斯」,不過其實是「Acceleration, Reconnection, Turbulence and Electrodynamics of the Moon’s Interaction with the Sun(月球與太陽交互作用之加速、再連結、擾動和電磁動力)」的縮寫。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衛星敗部復活 反成太陽風觀測利器
標籤:
天文宇宙,
地球科學,
物理
Related Posts:
- 清大中研院團隊成功掌控光波電場 - 2011-01-26
- 英研究人員說鳥兒也“懂”量子力學 - 2011-01-23
- 新型發光奈米粒子 號稱亮度全世界最高 - 2011-01-21
- 日本研究者開發出測量細胞間黏合力的技術 - 2011-01-19
- 量子糾纏態記憶晶體問世 - 2011-01-19
- 首創人工「聲音黑洞」 科學家想解黑洞蒸發之謎 - 2011-01-15
- 開海底採瓦斯 日大實驗 - 2011-01-13
- 科學家發現用光線控制石墨烯電性的新方法 - 2011-01-13
- 蛋白質群集模擬與神經退化 - 2011-01-12
- 鐳射驅動電子運動 歐洲科學家繪製出原子全息圖 - 2011-01-10
- 美研制能自我修復的太陽能電池 - 2011-01-06
- 2010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美國以外 - 2011-01-0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