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9/13/content_20887923.htm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近日,研究人員稱,微小的食岩細菌可以採集火星寶貴的資源,並為人類首次殖民拓展提供基礎條件。但是,通過食岩細菌改造火星表面成為新地球的計劃並非短暫時間內完成的。
目前,最有希望的火星拓展細菌是藍細菌,它源自地球25億年前,差不多能在地球任何環境利用光合作用將陽光轉換為能量。同時,藍細菌和其它食岩微生物已被證實能幸存于歐洲“BIOPAN”平臺和國際空間站“EXPOSE”平臺的真空環境中。在低地球軌道范圍內,僅有強烈的太空輻射抑制藍細菌生存的不利條件。英國開放大學地理微生物學家查爾斯?科克爾說:“這些微生物能夠完全承受異常惡劣的環境,但我們對它們可承受真空環境的能力感到驚奇!”
在地球上科學家已成功地利用細菌提取資源,全球25%銅資源就是使用細菌提取。這些細菌也可在其它行星實施類似的功能,從而制造返回地球的火箭發射燃料,或為自給自足型人類基地提供必需材料。科克爾和同事最初期望藍細菌能夠處理月球和火星上發現的岩石,他們測試了幾種類型的藍細菌,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行星和太空科學》雜志上。一種叫做“Anabaena cylindrica”能夠對所有類型的岩石進行採集,其中包括較高和較低硅含量的岩石。它們暴露在幹燥的模擬火星環境中可持續存活28天。
科克爾在8月刊的《微生物學趨勢》的一份評論文章中指出,微生細菌有助于在太空開拓新的邊界。一些細菌能夠氧化黃鐵礦中鐵分子,並形成硫酸進一步分解岩石。此外,一些細菌還有助消除月球灰塵或火星塵暴對人類和機器人的威脅。2008年,研究人員在中國內蒙古使用藍細菌作為“人工沙漠種子”,僅15天即可建立一層堅硬的沙土,在10米每秒風速下可保持沙土不流失。
同時,研究人員已進行“微生物燃料”實驗,未來可能在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和氫氣中產生甲烷燃料。科克爾強調稱,藍細菌等微生物成為將火星轉變為綠色或者藍色地球的“先驅”,並非短期時間能實現的目標。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研究發現食岩細菌可將火星變"綠色地球"
標籤:
天文宇宙,
生態環境,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科學家發現抗癌新基因網絡 - 2011-10-20
- 國衛院發現自體免疫疾病關鍵分子 - 2011-10-12
- 科學家在智利近海發現世界最大病毒 - 2011-10-12
- 酒場應酬有新招 澳科學家研制“千杯不醉”藥片 - 2011-10-02
- 最新研究:失智症與漸凍人有共同變異基因 - 2011-09-23
- 研究:一抗癌藥物有助治療精神分裂症 - 2011-09-21
- 發現癌症轉移標記 - 2011-09-19
- 研究:胰島素可改善失憶症狀 - 2011-09-14
- 綠光科學怪貓 細胞抗愛滋 - 2011-09-14
- 移除疼痛基因 或可治神經痛 - 2011-09-10
- 自殺與低DHA - 2011-09-03
- 3萬年前凍土發現細菌具抗藥性基因 - 2011-09-0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