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180826-1.asp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簡稱麻省總院)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證明,傳統的、帶有些宗教色彩的修行打坐,可以導致大腦結構的變化。
據大紀元報導,麻省總院發表在1月30日發行的精神病學研究:神經影像(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經過八周的禪修打坐,參加實驗者與記憶、自我感覺、同情和壓力感相關的大腦區域,就發生了可測量的變化(measurable changes)。
16名實驗參加者在實驗開始的兩周前及禪修打坐八周後,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大腦結構進行掃瞄,然後做對比分析。參加者除了每週一次會面,在一起練習禪修打坐,並被要求記錄每天練習的時間。一組沒有參加打坐的人,他們的大腦結構也在同期被掃瞄檢查。
打坐組報告他們每天平均練習27分鐘,他們回答了冥想問卷調查,問卷結果表明他們的念力比以前有顯著改善。
針對腦掃瞄圖,主要對早期研究時發現的打坐者大腦出現差異的區域,科學家們做了重點分析研究,發現海馬(hippocampus)的灰質密度增加了。海馬已知是主管學習和記憶的重要部位,是與人的自我意識、同情心和反省意識相關的大腦結構。灰質是一種大腦組織,其中含有神經細胞。
打坐者報告壓力減輕了,研究人員發現他們杏仁核的灰質減少了。杏仁核已知是一種產生焦慮和壓力的腦組織結構。而這一系列的變化在非禪修打坐人的腦掃瞄對比中,都沒有發現。
麻省總院精神科神經影像學醫生莎拉.拉扎(Sara Lazar)領導了這項研究。她說,這項研究也表明,人們花時間放鬆打坐,不只是心裡感覺更好,而且大腦結構都有了實質性的變化。
麻省總院研究小組成員布麗塔.侯奏(Britta Holzel )說,大腦的可塑性很引人關注,針對不同患者人群的其他研究也顯示,冥想打坐可以顯著改善各種症狀。
邁阿密大學的神經學家亞米希.傑哈(Amishi Jha)在研究冥想對減輕壓力的影響,他高度評價這一發現「為進一步研究許多可能性,如防治壓力有關的疾病、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美麻省總院證明 打坐可改善大腦結構
標籤:
神經認知,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悲傷眼淚的理由 - 2011-06-17
- 看電視過久的危害大于估計 - 2011-06-16
- 食土可能對身體有益 - 2011-06-06
- 二氧化碳過高… 魚變聾 生態大亂 - 2011-06-04
- 驅蚊新思路 讓蚊子“迷路” - 2011-06-03
- 「地獄之蟲」猶如地底大白鯨 啃細菌維生 - 2011-06-02
- 人類遠祖 女逐男而居 - 2011-06-02
- 「上古深海巨蝦」的銳牙如武器 稱霸海底數千萬年 - 2011-05-27
- 瑞典科學家發現鳥兒長途飛行之王 - 2011-05-26
- 螞蟻變「殭屍」 真菌害的 - 2011-05-26
- 隱形斗蓬不是夢 台灣學者解開烏賊偽裝行為 - 2011-05-24
- 最早哺乳類的頭顱只如指甲大 為了覓食才演化出大腦袋 - 2011-05-2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