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inese.medicaldaily.com/news/20101213/1516/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基因,這似乎是導致抑郁症發病的關鍵因素。該基因是一類新的有希望的抗抑郁藥的研究目標。該報告刊登于10月17日自然醫學雜志。
耶魯大學精神病學和藥理學教授及該研究的資深作者Ronald S. Duman說:“這可能是一個主要原因,或者至少是導致抑郁的信號異常的一個主要促進因素。”
科學家們爲確定導致抑郁症的原因經受了諸多艱難。抑郁症每年都困擾著美國16%的人口,並承擔著1000億美元的經濟負擔。
抑郁症的症狀在不同個體之間有很大的差別。現在多數認爲,多種生理過程與抑郁症有關。這就解釋了爲什麽人們對最常用的抗抑郁藥有不同的反應,它通過控制神經遞質血清素的再吸收而工作。然而,多達百分之40的抑郁症患者對現有的可用藥物沒有反應。因爲這些藥物需要幾周或者幾個月後才産生療效。
Duman的研究小組對21位被診斷出因患有抑郁症而亡故的人和18位未患抑郁症的人,通過對整套基因樣本的仔細審查,比較他們的基因表達水平。他們發現,一種稱爲磷酸酶- 1的基因可增加個人腦組織郁悶程度兩倍以上。
研究人員說,這是特別令人興奮的,因爲該基因阻止了一種對于神經元的生存和功能發揮至關重要的分子途徑,這種損傷已經表明是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的起因。Duman的研究小組還發現,當磷酸酶- 1基因被從小鼠體內敲出時,小鼠對壓力的承受力增強;而當該基因被激活時,小鼠表現出酷似抑郁症的症狀。
對關鍵神經元信號路徑的消極調控提高了抑郁症,並且識別磷酸酶- 1基因可作爲一類新型治療藥物的潛在研究目標,尤其對于抑郁症的治療。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耶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抑郁症關鍵基因
標籤:
神經認知,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新藥消體脂 可望造福癌患 - 2011-11-11
- 細胞“返老還童”技術獲重大突破 - 2011-11-02
- 首次發現長壽通過非DNA機制遺傳 - 2011-11-01
- 科學家發現抗癌新基因網絡 - 2011-10-20
- 國衛院發現自體免疫疾病關鍵分子 - 2011-10-12
- 科學家在智利近海發現世界最大病毒 - 2011-10-12
- 研究:一抗癌藥物有助治療精神分裂症 - 2011-09-21
- 發現癌症轉移標記 - 2011-09-19
- 綠光科學怪貓 細胞抗愛滋 - 2011-09-14
- 3萬年前凍土發現細菌具抗藥性基因 - 2011-09-03
- 美科學家研發納米溫度計可測量單個細胞溫度 - 2011-09-03
- 改造DNA 雞胚胎可孵育恐龍 雞喙長出鱷魚嘴 - 2011-08-2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