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研究:人類腦容量逐漸縮小 

http://www.nownews.com/2011/01/01/91-2678508.htm

鮑蓉蓉/編譯 科學家利用3D影像重建28000前年的人類頭顱,比起現代人的腦容量要大上一個網球的大小。根據研究,人類的大腦容量在過去的20000年中持續縮小,平均來說,人類的腦容量從1500立方釐米降至1350立方釐米,大約有一個網球的大小憑空消失。

邁克歐力夫(Kathleen McAuliffe)在「探索」雜誌(Discover magazine)上揭露這項新發現,而隨著容量的減少,有學者相信人類的智力也隨之降低,不過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腦容量雖然減少,但人腦的效率其實處於增高的狀態。

無論種族、性別,人類腦容量縮小是不爭的事實,有許多不同的理論試著解釋人類為何在演化的過程中縮小腦容量,其中一個解釋是,在舊石器晚期,人類需要較大的腦容量以禦寒及應付野外活動;也有另外一個理論表示,在遠古時代,人類的飲食多需要大量咀嚼,如馬類、野兔、馴鹿以及狐狸,因此需要較大的頭顱,而隨著時間的演近,人類的食物變的簡單易食,因此頭顱逐漸縮小。

另外一個理論認為,過去的嬰兒死亡率高,而依造適者生存的道理,頭顱較大的嬰兒生命力較強,不會被淘汰;不過隨著嬰兒死亡率的降低,頭顱較小的嬰兒也可存活下來。

而近來一項最新的理論指出,隨著多元社會的出現,人類不需要太聰明也可存活下來,即人類其實越來越笨了。密蘇里(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認知科學家傑瑞(David Geary)與貝利(Drew Bailey)進行一項研究,探討人類從190萬年前到1萬年前間是如何適應日益複雜的社會結構;他們發現人類頭顱在人口密度低的時候會逐漸增大,而人類演化的大多數時間,人口密度都較為稀疏;但當人口轉為密集時,頭顱也成反比地變小,傑瑞與貝利由此推斷,當社會逐漸複雜化時,人類不需要「三頭六臂」才能存活下來,即使愚笨,也不會被淘汰。

但傑瑞與貝利強調,千萬不要以此刻板化地認為,我們的祖先比我們聰明,因為他們缺乏現代的文化教養以及薰陶,因此不比我們知性以及富有創造力;他們認為,農業和現代社會的興起促使部份人士能夠專精於科學、藝術等領域,不必只為存活而終日奔波。

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人類學家,霍金(John Hawks)則表示,腦容量縮小代表我們越來越聰明;因為腦袋事實上消耗了我們20%的總能量,因此腦容量越大也就消耗更多能量,也需要更多時間發展。霍金指出,2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人口激增促使了這項不尋常現象的產生,人類的腦袋變的更精簡化且有效率。

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的人類學家詹茨(Richard Jantz)則是在最近的研究中指出,人類的腦容量又開始增加;他測試美裔非洲人以及歐洲人的20世紀的後殖民時期的後代,發現我們的腦容量又開始逐漸增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