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2/10/c_121062982.htm
新華網東京2月10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10日在美國《神經元》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果蠅的求愛機制。如果能證實脊椎動物也有類似的機制,就有可能以此提高家畜等的繁殖效率。
雄性果蠅和雌性果蠅的腦神經細胞種類不同。日本東北大學教授山元大輔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只有雄性果蠅擁有名為P1的神經細胞,這種細胞負責控制果蠅的求愛行動。雄性果蠅接觸到雌性果蠅時,會感知到雌性果蠅身上的信息素,使P1細胞興奮起來,從而發出求愛行動的指令。
研究人員向雄性果蠅的P1細胞中加入熒光物質,這種物質在神經細胞興奮時就會發光。隨後研究人員用針插入雄性果蠅的後背,將其固定住,然後讓雌性果蠅靠近它們。結果發現只要雄性果蠅的足接觸到雌性的身體,P1細胞就開始發光,雄性果蠅馬上開始了包括扇動單側翅膀在內的求愛行動。
研究小組認為,這說明雄性果蠅的足部擁有化學傳感器,能夠感知到雌性果蠅身上的信息素。他們表示,魚類等脊椎動物也很可能通過特定的腦神經細胞發出採取求愛行動的指令,如果這一推測能夠得到證實,養殖業就有望實現人工對動物的繁殖活動加以控制。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果蠅求愛機制 有望提高家畜繁殖效率
標籤:
神經認知,
動物行為,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基因對人類智力的貢獻度 - 2011-08-11
- 研究發現:開放式辦公室致效率降低 對大腦有害 - 2011-08-09
- 老年性記憶喪失有望反轉 - 2011-08-09
- 美研究精神分裂症病因獲新進展 - 2011-08-08
- 美研究:女兒貼心 父母延年益壽 女中樞神經發達 較會照顧家庭 - 2011-08-08
- 自然子刊綜覽 月球新發現"還將繼續讓我們震驚" - 2011-08-05
- 多吃甜點好理由:抗憂鬱 - 2011-08-05
- 美研究用腦電波代替腳更快剎車 - 2011-08-02
- 研究探索:科學家稱發現能控制睡眠的基因 - 2011-08-02
- 動物實驗顯示不連貫睡眠損害長期記憶 - 2011-07-27
- 美發現神經幹細胞有望幫助腦瘤患者修復認知 - 2011-07-20
- 切斷神經重植 治頸椎病突破 - 2011-07-1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