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4/112011040101031.html
*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出版/臉譜出版】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出版/臉譜出版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 出版/臉譜出版
《新書簡介》
我的理性哪裡去了?──受人擺布的玩偶
為什麼一到百貨公司週年慶,你就像失心瘋一般地大肆搶購?
當某個公眾人物爆發醜聞時,為什麼你會毫不遲疑地相信記者?
看到鼎泰豐的人潮,即便沒吃過你也認定它們的小籠包最好吃?
當7-11推出集點活動時,就算你不愛Hello Kitty也會跟著蒐集?
原本自己覺得好看的造型,因為大家的批評就讓你失去自信?
我們都以為人類是理性的動物,然而諸如上述這些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卻是天天在發生。究竟是為什麼呢? 好像自己的大腦不受控制,莫名地變成受人擺布的玩偶呢!
長久以來,無數的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試圖為之提出理論上的解釋。有些學者相信,因為人類的群居天性,總要與他人形成一定的社會關係,並且脫離不了群體生活;因此他們開始研究起人們在團體中的心理狀態,想要從中找出「群眾心理」與某些非理性行為之間的關聯,因而在之後逐漸形成了「群體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而本書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正是這個領域的先驅,本書遂也成為研究群眾心理的經典著作。
群體是無意識的「群氓之族」
本書寫成於一個民眾的集體意識初萌芽的年代。作者勒龐生長的背景是動盪不安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因此他對於群眾心理以及群體力量的觀察格外精闢入裡。
勒龐對於群體的看法是:
一個群體的運作具備其獨有的特徵,不同於個體單獨的行為模式。群體在組織化的過程中,每個成員的觀念和想法會漸趨一致,他們自覺的個性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集體的群眾心理。
當獨立個體受到刺激時,大腦會告訴他不要衝動,但是成為群體一員後,他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因此透過匿名、傳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人們就會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一些平常被視為不理性的特質,像是瘋狂、衝動、偏執、盲目、狂熱、易被鼓動等等。這種現象使得我們在無意間變成了群氓之族,身處在一個群氓時代裡。
群體的力量,不能忽視
相較於過去的任何一個時點,現在的我們都是處在一個群體更有力量的時代。只要打開電腦、連上網路,我們就能接觸到全世界;不妨看看 Facebook、Twitter這些社群網站的影響力吧!相較於傳統的大眾媒體,人們透過網路媒介,可以讓許多謠言、潮流或者廣告流竄的速度更快、更廣,群體更容易被組織起來,其力量也愈來愈不容忽視。
在這樣的時代裡,某些特定的觀念和想法藉由群眾心理的影響力,幾乎是防不勝防地置入我們的腦袋,也讓我們在無形中不再主宰自己的思維了。想要奪回你對自己的主控權嗎? 要如何避免自己成為受他人擺布的傀儡呢? 關於群眾心理作用的一切真相,你不能不知道!
透過本書,可以讓你看清楚這個社會,也重新掌握自己的思維;不要讓有心人誤用群體的力量,對社會造成壞的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們一定能夠將群體力量導向更好的用途。
「勒龐的《烏合之眾》是一本當之無愧的名著,它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心理學領域已經出版的著作中,最有影響者,非勒龐的《烏合之眾》莫屬。」??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
「勒龐的這本書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群體行為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美國社會學大師默頓(Robert Merton)
《內容摘錄》
這部作品詳細描述了多種群體的特徵。
遺傳賦予種族中個體所有的共同特徵構成了種族特徵。然而,當一定數量的個體為了某項行動聚集成群時,僅僅從他們群聚這一事實我們就會發現,除原有的種族特徵之外會出現某些新的心理特徵,有時兩者差異相當之大。
在各民族生活中,組織化群體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從未有如現在這般重要。當代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群體無意識行為取代個體有意識行為。
我竭力通過完全科學的方法來考察群體帶來的難題,這種科學的方法不受各種觀點、理論和學說的影響,而是不斷地在方法上下功夫。我相信這是發現真理的唯一方法,尤其在這個莫衷一是的問題上,情況更是如此。決心證實某種現象的科學家是不會考慮自己證實的結果會觸動到誰的利益的。著名的思想家高布利特.德阿爾維耶拉(Goblet d’Alviela)曾在最近一本著作中表示,不屬於當代任何學派的他,偶爾會發現自己的意見與各學派意見相對立。我希望這部新作亦能獲此評價。若屬於某個學派,則必然會擁護該派的偏見與先入為主的觀點。
這裡我還是應該解釋一下,為何讀者對我的結論可能一開始無法接受。例如,儘管我指出包括精英人士在內的群體心理極端低劣,我仍然斷定干涉他們的組織是危險的。
原因在於,對歷史最仔細的觀察一致表明:社會組織與所有生命體一樣複雜,我們絕沒有能力使它們在頃刻之間發生深刻的變化。大自然有時會用一些根本的方法,但絕不是我們這一套。對民族而言,最致命的莫過於對重大變革的狂熱,無論這些變革在理論上有多麼美好。然而,只有當變革使民族特徵即刻發生變化,才算是有用的。只有時間具備這種變革性的力量。人類受各種思想、觀念和傳統習慣的支配——這些對我們極其重要。制度與法律是我們特徵的外在表現,反映我們的需求。作為種族特徵的產物,制度與法律不可能改變這種特徵。
社會現象的研究與產生這些現象的民族研究是分不開的。從哲學意義上說來,這些現象可能具有絕對價值,但實際上它們卻僅具有相對價值。
因此,在研究某一社會現象時,必須從兩個不同的面向依次進行考慮。我們會看到純理性學說常常與實用理性學說背道而馳。這一特徵幾乎在所有資料中都可發現,甚至在物理學資料中。從絕對真理的角度看來,一個立方體或一個圓是由一定公式嚴格定義的不變幾何圖形;從我們的印象看來,這些幾何圖形在我們眼中呈現出各種形狀;從透視的角度看來,立方體可以變為椎形或正方形,圓則可變為橢圓或直線。此外,對這些虛構形狀的思考遠比對它們真實形狀的思考更為重要。
因為正是我們看見的這些形狀,也只有這些形狀能在攝像或照片中加以重現。有時候不真實的東西比真實的東西包含著更多的真理。按照物體確切的幾何形狀呈現它們時,可能會扭曲其特性,從而變得不可認。設想一下,如果世界上的居民只能複製或翻拍物體,卻無法接觸,他們就很難對物體的形狀形成一個準確的概念。如果有關這種物體形狀的知識只被少數知識份子了解,也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研究社會現象的哲學家應當記住:這些現象不僅具有理論價值還具有實踐價值,而且就文明發展而言,只有實踐價值才具有重要意義。認知到這一點後,當他在對待最初強加於其邏輯之上的結論時,會更加小心謹慎。
還有其他原因促使他如此謹慎。社會現象如此複雜,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並預見它們相互影響產生的後果。在可見的現象背後,有時似乎還隱藏著千種暗藏的原因。可見的社會現象似乎是巨大、無意識運行機制的結果,而這一運行機制通常是我們無法掌握的。可認知的現象有如波浪,它們只是海底深處那些我們一無所知的湍流的表象。
就群體的大多數行為而言,他們顯露出一種令人無法理解的低劣心理;而在另一些行為中,他們似乎受到種種神秘力量的支配,古人稱之為命運、自然或天意,我們稱之為靈魂之聲。雖然我們無視它的本質,卻不能忽視它的威力。在民族內心深處,有時彷彿有一種潛在的力量指引著他們。例如,有什麼能比語言更複雜、更富邏輯、更奇妙的呢?如果不是群體無意識特徵的產物,這令人讚嘆的組織化產物又是從何而來?最有學識的專家、最具威望的語法學家也只不過是指出支配語言的規律,但他們是絕不可能創造出這種規律的。甚至偉人的思想,我們能肯定這完全是他們頭腦的產物嗎?毫無疑問,這些思想總是由獨立的頭腦產生,但是,難道不是群體特徵提供了成千上萬顆塵土,形成了它們生長的土壤嗎?
無疑地,群體總是無意識的,但或許正是這種無意識是他們擁有巨大力量的秘密之一。自然界中完全受本能支配的生物所做出的一些行為,其神奇的複雜性令我們目瞪口呆。理性是較為晚近的人類才具有的屬性,而且尚未達到可以揭示無意識規律的完美程度,要想達到這種程度仍需更多時日。無意識在我們的行為中起到巨大的作用,而理性的作用卻很小。無意識行為是一種無名的力量將我們推進。
如果願意,我們可以一直待在狹小而安全的範圍內,在此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獲得知識,而不是徘徊在模糊猜想與無用假設之間,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就是留心觀察那些我們接觸的現象並僅對它們做出思考。一般說來,我們藉由觀察得出的結論都是不成熟的,因為在這些清楚可見的現象背後,有一些是我們只能隱約觀察到的現象,而在它們背後還有一些是我們根本無法看見的現象。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