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7/c_121426494.htm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破譯了老鼠和兔子的毛發幹細胞之間是如何交流並以相互協調的方式促進再生的。這是人類首次關注成千上萬個毛囊中的幹細胞群的群體行為,此前的研究只是關注單個毛囊中的幹細胞。
這個團隊與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數學生物學家合作,對剃毛老鼠和兔子在數月裏毛發生長模式的變化進行了分析。毛發生長模式的變化說明了毛囊中幹細胞在活躍和休眠狀態之間的周期性發展。
凱克醫學院病理學教授、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鐘正明說:“結果完全出人意料。這其中存在著肉眼看不到的復雜協調過程。”該研究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
鐘正明所說的“復雜協調過程”指大型毛發幹細胞群內部為了使毛發健康生長而進行的相互交流的過程。這使得毛發的波紋形狀出現持續變化,從外表上看經常像是在兔子的皮膚上“畫”了一幅抽象畫。
科學家發現,毛發幹細胞之間在分子催化劑W NT和抑制劑BMP的幫助下就它們的再生進行協調。當WNT和BM P的信號在整個皮膚表面由成千上萬個毛囊組成的群內部被反復利用時,毛發便通過自組織過程呈現出復雜的再生行為。
這項研究可能會使人們通過改善交流環境找到治療脫發症的方法。人類之所以會患上脫發症,部分原因在于,與老鼠和兔子不同,人類毛囊中的幹細胞已經喪失了相互交流的能力。
鐘正明說:“當人類的某個毛囊細胞想要再生時,它只能依靠自身,得不到其他毛囊的幫助。然而,當兔子的毛囊再生時,它可以依靠來自兩方面的力量:一是自身的活化作用,二是來自周邊毛囊的活化信號。兔子的毛發生長非常積極,這對它們在野外生存是至關重要的。”
這份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博士後研究生馬克西姆‧普利克斯說,如果可以喚醒人類幹細胞的“交流”機制,那麼便有可能使處于生長期的人類頭發大大增加。
這個研究結果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史蒂文斯創新研究所已經將其應用在一名脫發患者身上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美媒:幹細胞群缺乏“交流”疑為脫毛罪魁
標籤:
生技醫療,
細胞分子
Related Posts:
- 掌控細胞悄悄話 攻破細菌生物膜 - 2012-02-05
- 美研究稱老鼠皮膚細胞可直接轉化為神經前體細胞 - 2012-02-05
- 科學家首次破解按摩減輕肌肉疼痛的作用機制 - 2012-02-04
- 科學家成功利用蟑螂發電 - 2012-02-04
- 加拿大科學家培育出頭大脖子粗"巨獸螞蟻" - 2012-01-07
- 超級流感病毒誕生 科研界譁然 - 2011-11-28
- 眼淚也能測血糖? - 2011-11-14
- 研究人員用實驗鼠幹細胞培育出腦垂體 - 2011-11-11
- 研究發現:植物人仍有意識 腦波能反應 - 2011-11-11
- 新藥消體脂 可望造福癌患 - 2011-11-11
- 美科學家最新發現:久坐易患癌症 - 2011-11-06
- 細胞“返老還童”技術獲重大突破 - 2011-11-0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