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497610
新華社青島5月27日電(記者張旭東 徐冰)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該所博士張鑫作為第一完成人,與美國蒙特裏傑克海灣水族館研究學會合作研製成功深海甲烷原位探測系統,為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和探測海底可燃冰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
據介紹,這項技術基於深海有纜水下機器人(ROV)研製,在ROV的視頻監控下,系統將鈦合金探針插入深海沉積物中,抽取沉積物孔隙水,並使用深海激光拉曼光譜儀原位獲得孔隙水中的甲烷濃度。同時,這項技術還可以原位獲取深海沉積物中溶解的硫化氫氣體、pH值和硫酸根等多種海洋化學參數。
據了解,深海沉積物中蘊藏著豐富的甲烷氣體,其與水分子結合可以形成天然氣水合物,在全球甲烷循環和氣候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種潛在的清潔能源,但一直缺乏有效的探測手段。此前科研人員將甲烷從海底樣品提取至大氣中後,由於大氣壓的巨大差異,甲烷濃度同時發生巨大變化,科研人員從而無法獲知甲烷的真實濃度。張鑫告訴記者,這項技術的突破為人類了解海底甲烷儲量奠定了基礎,有利於研究海底甲烷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同時,這項突破也為探測海底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提供了新的探測手段。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中國突破深海海底甲烷真實濃度探測技術
標籤:
生態環境,
地球科學
Related Posts:
- 維京人格陵蘭消失之謎 研究:氣溫急凍為原因 - 2011-06-01
- 研究發現海洋酸化會嚴重影響珊瑚等生物 - 2011-05-30
- 研究表明北海石油開採對當地魚類造成負面影響 - 2011-05-29
- 研究:家住大馬路附近 嬰兒提早報到 - 2011-05-28
- 台灣芒草出頭天 能源新明星 - 2011-05-28
- 淨土不再! 台科學家南極探索 - 2011-05-21
- 「超級蚊子」經過基因改造 有望消除瘧疾 - 2011-05-16
- 研究:污染令雄鳥斷背 - 2011-05-04
- 最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不會導致歐洲被冰凍 - 2011-05-01
- 帝王蟹入侵南極 學者憂生態 - 2011-05-01
- 墨灣漏油遺毒?居民體內苯是常人36倍 - 2011-04-18
- 穩定反應堆需時9月 - 2011-04-1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