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15/today-life9.htm
〔記者湯佳玲、胡清暉/台北報導〕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學生科學競賽「英特爾國際科學展(簡稱Intel ISEF)」揭曉,台灣學子表現傑出,囊括四項大會獎與四項特別獎。其中,兩位北一女中學生以自製儀器觀察斑馬魚的生化機制,榮獲大會獎第二名及特別獎第二名,兩個獎項共獲得獎金兩千美元。
「英特爾國際科學展」今年共有來自全球六十五個國家、一千五百位參賽者進入總決賽,一同角逐總額超過四百萬美元的獎學金。台灣共有十二位學生、九件作品參賽;成績揭曉後,北一女中與高師大附中旗鼓相當,分別奪下兩個大會獎項。
北一女中學生宋昀蓁與胡乃文以「自製電磁力振盪器探討斑馬魚卵軟結構生物力學特性」奪得物理科與天文科大會獎第二名。宋昀蓁在學校創立了青年會議社,胡乃文擔任班聯會公關,兩人都是興趣廣泛、能文能武高二女生。
她們利用自行設計製作的電磁力振盪儀器分析斑馬魚魚卵的彈性力學特性,再加入光槓桿設計來放大微小的形變,並錄影記錄電磁線圈對槓桿施力後,魚卵所產生周期振盪彈性的形變關係,用以作為判定魚卵在不同發育時間的生化微觀機制,也可進一步作為分析環境變遷對生物族群影響的參考。
證實迴圈記憶「蜜」碼 獲第三名
另外三件作品為高雄師大附中學生陳曦研究「圖變『蜜』碼─蜜蜂視覺經驗的擷取與top-down」,以Y型迷宮訓練蜜蜂行為,證實蜜蜂具備迴圈記憶訊息的能力獲動物科大會獎第三名;電腦科大會獎第三名得主為高雄師大附中學生陳又榕,以「以瑞利準則探討數位顯示之觀賞距離」減少LED面板上的LED耗電量;另外,大會獎化學科第三名由北一女簡韻真研究「Lighting Insulin with Gold Nanodots」奪得,她合成出螢光胰島素金奈米,用螢光來追蹤胰島素,有助相關研究。
帶隊的科教館館長朱楠賢表示,與去年台灣八件作品、七件獲獎、得獎率八十八%居世界之冠相比,今年只有四十四%得獎率,仍比其他參賽國平均得獎率二十五%優秀。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英特爾科展〉觀察魚卵力學 囊括兩大獎
標籤:
生物,
物理
Related Posts:
- IBM宣佈以碳化矽晶圓片製作出石墨烯混頻器IC - 2011-06-14
- 神祕百慕達三角 甲烷惹禍? - 2011-06-14
- 宇宙出現笑臉? 怪物黑洞雙人舞! - 2011-06-13
- 研究人員用人類細胞製成生物激光發生器 - 2011-06-13
- 日本研製出世界最短波長的X射線激光 - 2011-06-12
- 美國‧超新星爆炸遺跡‧發光秘密破解 - 2011-06-11
- 太陽系邊緣不平滑 充滿大磁泡 - 2011-06-11
- IBM百歲 做出全球首顆石墨烯IC - 2011-06-11
- 反氫原子 人類向解讀宇宙奧秘邁出又一步 - 2011-06-09
- 台科大太陽能玻璃 Discovery頻道首播 - 2011-06-08
- 英研究人員開發出有助治療癌症的納米微粒 - 2011-06-08
- 歐成功捕捉反物質一千秒 - 2011-06-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