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7海外科學家膺邵逸夫獎

http://www.cnwnc.com/content/2011-06/08/content_2752509.htm

【香港商報訊】記者趙婉嫻報道: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每年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領域範疇,具有突破性、開創性研究成果的科學家,昨敲定本年度得獎名單,最終由7名海外科學家奪得3大獎項。對於未有華人學者奪獎,評審會主席兼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表示,國家在新中國成立后,才逐步發展近代科學,即使現時落后於西方亦屬自然,惟眼見近年中國科學極速發展,有信心未來5至20年將有矚目成果。

楊振寧:中國科學會追上

邵逸夫獎基金會昨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本年度「邵逸夫獎」得獎名單(見附表),其中「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則由3位科學家奪得,他們來自法國的Jules A Hoffmann及美國的Ruslan M Medzhitov和Bruce A Beutler,確認了先天性免疫系統的機制。評審會副主席兼中大物理學講座教授楊綱凱表示,先天性免疫系統治療方法已有百年歷史,但有關原理性的研究卻不多,3位學者的開創性研究,對哮喘及紅斑狼瘡症等發展開啟了大門,有助學者將來開展更多相關的研究,力赞他們獲獎實屬實至名歸。

「天文學獎」由意大利天體物理學家Enrico Costa及美國科學家Gerald J Fish-man平分,他們利用20年時間,證明伽瑪射線暴來自宇宙,并且是宇宙中最大能量的爆發。楊振寧點評說,雖然還不清楚產生伽瑪射線暴的物理機制,但有關研究揭示了宇宙中某些極端的物理環境,屬當代天體物理最令人激動一個領域。

「數學科學獎」由瑞士物理學家Demetrios Christodoulou及美國數學家Richard S Hamilton奪得,他們對洛倫茲幾何與黎曼幾何中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方面,取得高度創新的成就。每個獎項可獲100萬美元獎金,頒獎典禮定於9月28日舉行,創辦人邵逸夫將親臨見證盛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