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06667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根據學者研究,即便在常溫下,只要裝盛到油脂食物,塑膠食品容器所溶出的塑化劑劑量,仍比裝盛熱食高出更多,尤以PVC材質的保鮮膜最嚴重,其所含生殖毒性的塑化劑DEHP,在油脂中溶出的平均檢測值,已超過衛生署管制標準,最高檢測值超標近4倍。
一般人以為塑膠容器不加熱、不裝熱食,就不會溶出塑化劑,但學者研究發現,這是錯誤觀念。事實上,盛裝含油脂食物,比裝熱湯、熱食,所溶出的塑化劑劑量更高出許多。
衛生署現行食品塑膠容器的DEHP溶出管制標準為1.5ppm,根據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公佈的一項研究顯示,經檢測100多件市售各類塑膠食品容器後,發現以PVC保鮮膜的DEHP溶出量最高,11件樣本平均測得1.98ppm,最高測到7.27ppm的高濃度,已達管制標準的5倍。
該研究是化學物質正庚烷為溶媒,模擬在25度下、放置1小時,塑膠食品容器接觸到油脂的塑化劑溶出量,7種常見塑化劑中又以DEHP最容易溶出,其中PVC保鮮膜的平均溶出量最驚人,是第二名PP塑膠容器的12倍。
陳美蓮指出,假設DEHP從PVC保鮮膜溶出到食物的最糟情況,以60公斤成人一天吃3公斤食物來計算,平均會吃下5.94毫克的PVC,超過歐盟每日最大容忍量3毫克的近1
倍。
陳美蓮表示,目前國內尚未禁用PVC保險膜,難保有民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到,她建議基於保護國人飲食安全,政府應先行管制PVC保鮮膜。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塑毒》塑化劑溶出 裝油食比熱食更嚴重
標籤:
化學材料,
生態環境
Related Posts:
- 日美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 2011-01-19
- 厲害細菌 4個月吃光墨灣甲烷 - 2011-01-07
- 日擬尖端技術採海底稀有金屬 - 2011-01-07
- 科學家發現遠古壁畫「活著」 - 2010-12-29
- 新太陽能燃料機 仿效植物生態發電 - 2010-12-27
- 研究發現 乳制品可預防糖尿病 - 2010-12-24
- 美飲用水含致癌物?點名華府等35大城 - 2010-12-20
- 科學家合成一種高密度脂蛋白可助檢測動脈硬化 - 2010-12-19
- 研究顯示氣候變暖將提高人類患癌症的風險 - 2010-12-17
- 科普界震撼 化學元素周期表將大修 - 2010-12-17
- 永久型染料 洗衣不褪色 - 2010-12-13
- 日人找出合成氨的新技術 將成為新一代能源 - 2010-12-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