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japan.xinhuanet.com/jpnews/2013-03/23/c_132256471.htm
新華網東京3月23日電(記者 藍建中)虎毒不食子,在老鼠等哺乳類動物身上似乎同樣奏效。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神經科學學報》上報告說,他們通過分析實驗鼠神經係統,揭示出雄鼠參與育子的機制。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選取健康單身雄鼠和育子雄鼠,將它們分別安排與幼鼠共居後發現,單身雄鼠只會攻擊幼鼠,育子雄鼠則會舔舐其他幼鼠身體,顯示出育子行為。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兩組實驗鼠的神經係統,結果發現,單身雄鼠鼻腔深處下側的神經細胞能夠接受幼鼠釋放的信息素,從而連接起大腦負責攻擊行動的神經回路。
研究人員表示,在老鼠爸爸體內,該神經細胞功能喪失,不會傳遞信息素的信息。單身雄鼠在切除該神經細胞後,不僅不再攻擊幼鼠,還顯示出育子行為。
研究人員認為,育子雄鼠經歷過交尾和妊娠中的同居生活,體內激素分泌發生了變化,對某些神經回路產生了影響,攻擊行動受到遏制。領導該研究的刀川夏詩子說:“新發現將有助于弄清雄性哺乳類動物的神經機制。”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日本研究解密:老鼠爸爸為何不食子?
標籤:
神經認知,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陰莖原本帶刺 人類演進過程中消失 - 2011-03-14
- 大象合作精神像人類 - 2011-03-09
- 帝王企鵝離奇失蹤 科學家研判氣候變遷為肇因 - 2011-03-07
- 哪危險就住哪!研究:老祖宗偏好居住斷層帶 - 2011-03-05
- 研究發現多喝水有助做更明智決定 - 2011-03-05
- 午睡30分鐘 研究:提高工作效率 - 2011-03-05
- 美國發明機器魚 偽裝“頭魚”助魚群脫險 - 2011-03-03
- 國際/長泳不迷路 鯊魚具導航能力 - 2011-03-03
- 美研究標明:女性“一對一”社交方式使之更排他 - 2011-03-02
- 研究發現狗能分辨“笑臉” 具備讀懂表情的能力 - 2011-03-01
- 台美研究:亞洲紅火蟻來自美國 - 2011-02-27
- 美研究稱三歲即可發現“犯罪種子” 懲罰無效需治療 - 2011-02-24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