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5/4/2sroa.html
中國時報【黃奕瀠/台北報導】在國外,尤其是北美,時而因保育而拆除人工壩體。成大水利暨海洋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王筱雯,昔日在柏克萊大學就學期間,便曾參與多次拆壩研究計畫。他表示,在美國拆壩不算太少見的事,原因多半出於「瀕臨絕種動物條例」規定或是安全考量,「攔砂壩必定有使用年限,必須重新檢視功能,危險就要拆除。」
「不過在台灣,若說為了生態保育而拆壩,一般是無法被接受的。」王筱雯補充,因為七家灣溪一號壩也有安全疑慮,才得到先行拆除的機會,否則會像二○○七年,石門水庫上游的巴陵壩一般,因壩基掏空,僅因颱風便跨掉,造成相當大的傷害,「說起來還是考量到安全問題,才能支持保育的目的。」
王筱雯表示,攔砂壩的興建計畫在這個時代應重新被考量,以德基水庫為例,其主要泥沙淤積來源多是極端颱風帶來的崩塌,攔砂壩的功用不僅需要重新被檢視,也該考量到水利工程建造後諸多的不確定性,「過去,我們都認為工程能掌控一切,但我們應瞭解環境是變動的。」
參與七家灣溪一號壩拆除工程的王筱雯,帶著學生仔細檢查一號壩的狀況,並裝了定點儀器,紀錄拆壩前後的各項狀況。這不僅是台灣第一次為了保育拆壩,也是第一次拆除和美國最高紀錄壩體一般高度的攔砂壩,王筱雯認為,若這次能夠成功,不但累積經驗,也能給大眾更大的信心,「我們這些走在前面的人,要更認真實踐這些可能。」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為了保育拆壩 台灣第一次
標籤:
生態環境
Related Posts:
- 研究顯示氣候變暖將提高人類患癌症的風險 - 2010-12-17
- 氣候變遷會議落幕 通過溫和方案 - 2010-12-13
- 研究發現兩種作物隱形殺手真菌 - 2010-12-11
- 美科學家發現滅殺蔬菜病菌新方法 - 2010-12-08
- 海洋酸化 水母暴增 全球拉警報 - 2010-12-06
- 找到抗病基因 他救了非洲香蕉 - 2010-12-06
- NASA發現新微生物種 生命形式將重新定義 - 2010-12-03
- 對抗氣候變遷 竹子好處多 - 2010-12-02
- 研究顯示沿海發展‧光害影響小龜歸海 - 2014-07-15
- 魚胚胎延遲發育 奈米防曬品恐傷生態 - 2014-02-18
- 研究發現又有六種化學品對兒童大腦有害 - 2014-02-18
- 大腸桿菌製最耐熱生物塑膠 - 2014-02-1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