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health/14495844/article-%E5%A4%AA%E5%AE%8C%E7%BE%8E-%E5%A4%AA%E6%82%B6%E9%A8%B7-%E8%87%AA%E5%BE%8B%E7%A5%9E%E7%B6%93%E5%A4%B1%E8%AA%BF%E9%AB%98%E5%8D%B1%E9%9A%AA%E7%BE%A4?instance=med1
(陳俐君)●俗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彼此互為平衡、合作無間,不用大腦下達指令控制,所有器官機能即能自行運作;但若一方過度亢奮活躍而失調,就會出現沒來由心悸、氣喘、胸悶或腹瀉,衍生成現代人常見文明病--「自律神經失調」症。
★長期壓力 害自律神經錯亂
台灣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曾冠喬,從心身醫學觀點解釋自律神經失調病因。對壓力來源調適力不佳,長時間處在慢性壓力狀態下,造成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無法「分辨」,究竟哪個才是該抵抗的「真壓力」,長此以往,自律神經老對壓力訊息判斷錯誤,就會引起失調現象。
★A型性格 求好心切怕失誤
「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個性過度壓抑者,最容易生病。」臨床觀察自律神經失調求診患者,曾冠喬表示,追求完美、個性急躁、求好心切的A型人格與性格壓抑者,是罹病高危險群。
曾冠喬進一步解釋,A型人格受先天個性影響,會期待自己被他人肯定。為得到稱讚,做事常顯得急躁、害怕出錯;與個性隨和的B型人相比,較看重得失、追求完美。容易因自給壓力或長期處在精神緊繃狀態,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問題。近年國外研究也發現,A型性格者罹患心臟病比率,有逐年攀升趨勢。
★個性壓抑 情緒壓力沒出口
除了完美主義者容易生病,曾冠喬提醒:「個性壓抑者也要小心!」他指出,這類性格者總是朋友、家人口中的「大好人」,好像從不生氣,處處與人為善,但「只要是人,沒有不發脾氣的」。他說,性格壓抑者,習慣性隱藏內心負面感受,不懂適時尋找情緒出口,讓交感神經長期處在興奮狀態,以對抗外在壓力,久而久之,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就容易失去平衡,身體出現不適症狀。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太完美 太悶騷 自律神經失調高危險群
標籤:
神經認知
Related Posts:
- 研究發現:植物人仍有意識 腦波能反應 - 2011-11-11
- 數學VS語言 大腦構成決定學科優勢 - 2011-11-11
- 自閉症兒童大腦更加“發達”?來自美國最新的研究 - 2011-11-11
- 危害記憶力和智商 汽車尾氣或損大腦 - 2011-11-11
- 研究指大腦神經活動能被破譯 “讀心術”或實現 - 2011-11-02
- 樂觀較長壽? 英研究:快樂感高者早逝風險減35% - 2011-11-02
- 英研究:靈魂出竅 疑是大腦創造幻境 腎上腺素激發 瀕死時反感平靜 - 2011-11-01
- 學者研究:每天跳繩30分鐘 孩子長高腦力好 - 2011-10-20
- 研究顯示大腦更易接受積極信息 - 2011-10-12
- 突然不知身在何方 記憶轉換落差造成 - 2011-10-12
- 美國研究發現:多一點社交活動有助減肥 - 2011-10-08
- "一心多用"只會讓我們損失更多 - 2011-10-0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