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0/6009/1408.abstract?sid=96f186b2-4256-446c-a912-cd6346abe4db
健忘常被認為是大腦丟失了相關記憶,而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導致健忘的可能並不是真忘了,而是大腦功能失常使得相關記憶混淆。
英國劍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說,健忘源自記憶混淆的理論得到了動物實驗的支持。 過去研究顯示記憶功能受損而健忘的實驗鼠不能區分熟悉和陌生的物體,但無法判斷其原因是記憶丟失還是記憶混淆。 研究人員因此設計了新的實驗,讓實驗鼠先熟悉一個物體,然後將其拿走,一段時間後再放回原有物體或另一個新的物體,觀察實驗鼠的反應。
通常,正常的實驗鼠對舊物體不太感興趣,如果放回的是新物體則會探索相對更長的時間,說明它們對舊物體有較好的記憶。 但對記憶功能受損的實驗鼠來說,無論是舊物體還是新物體,探索的時間都差不多,表現出健忘症狀;更關鍵的是,它們探索新物體的時間比正常實驗鼠要短,說明可能出現了記憶混淆,錯認為對這個物體已經比較熟悉了。
參與研究的莉薩·薩克西達說,這好比一個健忘的人沒有按時吃藥,並不一定是徹底忘記了應該吃藥的時間,而是記憶系統混亂,錯以為已經在這個時間吃過藥了。
研究人員還在此基礎上找到了對應的治療方法,即減少環境中其他信息的影響。 如果在通常充斥著各種信息的環境中對記憶功能受損的實驗鼠進行記憶測試,它們表現並不好,但如果讓它們呆在黑暗安靜的環境中,減少其他信息,再進行記憶測試,則表現會有進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1064.shtm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健忘可能並非真忘而只是記憶混淆
標籤:
神經認知,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全球首例 癱瘓男能站能走 - 2011-05-20
- 別再熬夜啦! 研究:睡眠不足導致記憶力衰退、認知障礙 - 2011-05-19
- 科學家發現抑鬱基因區 開發針對性藥物尚需時日 - 2011-05-19
- 英研究探索從腦電波中分析大腦所想信息 - 2011-05-18
- 英研究確認一個與嚴重抑鬱症有關的基因區域 - 2011-05-18
- 科學怪人成真?人腦電腦模型十年可成 - 2011-05-18
- 科學家揭女性高潮秘密 「幻想」與「愛撫」為訣竅 - 2011-05-17
- 台灣的補習班學生們參與研究 加研究:知道痛苦何時結束讓你更痛苦 - 2011-05-16
- 幼時腸胃不適 長大或易抑鬱 - 2011-05-16
- 研究人員揭秘人為什麼喜歡照鏡子 - 2011-05-15
- 研究:鳥兒學舌或因緊張 - 2011-05-11
- 賞畫愉悅感 血流有體現 - 2011-05-1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