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秀如(法新社華盛頓3日電) 研究調查發現,美國大黃蜂受到近親交配和疾病的影響,過去20年來,數量已經大幅減少超過90%。
這項長達3年的研究受到關注的原因在於,蜜蜂在蕃茄、胡椒和漿果類植物的授粉上,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昆蟲學系暨基因生物學研究所的卡麥隆(Sydney Cameron)說,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歐洲和亞洲。
卡麥隆說:「美國的大黃蜂數量遽降跟我們目前研究的2件事有關:一種單細胞的真菌『熊蜂微孢子』(Nosema bombi)和基因多樣性的減少。但我們不是說熊蜂微孢子就是禍首,我們還不清楚。可能只是有所關聯,也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熊蜂微孢子也是造成歐洲大黃蜂死亡的病原體。
此外,大黃蜂的表親蜜蜂,自從2006年來,也出現大量死亡的浩劫。這種現象被稱為「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但是發生的原因尚未能完全判定。大黃蜂也會製造蜂蜜,但是這些蜜是用來餵養蜂群,非供人食用。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研究:美國大黃蜂數量遽降九成
標籤:
生物,
生態環境,
動物行為
Related Posts:
- 友情果然溫暖 朋友在身邊 體溫多2度 - 2010-12-09
- 研究人員在泰坦尼克號上發現“新寶物” - 2010-12-08
- 什麼時候適合做愛做的事 專家幫你排生理時鐘! - 2010-12-08
- 美科學家發現滅殺蔬菜病菌新方法 - 2010-12-08
- 德科學家懷疑美生命新發現 稱缺乏研究數據 - 2010-12-04
- NASA發現新微生物種 生命形式將重新定義 - 2010-12-03
- 對抗氣候變遷 竹子好處多 - 2010-12-02
- 《扒糞救地球》改變世界的77種方法 - 2010-11-29
- 尋找氣候變化“B計劃” - 2010-11-27
- 新研究揭示恐龍滅絕後出現大型哺乳動物的奧秘 - 2010-11-27
- 葉脈影響全球變暖 - 2010-11-25
- 深海新發現:烏賊蠕蟲 - 2010-11-2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