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451746
神經膠質瘤和白血病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科研人員發現一種名為2HG的代謝物誘發神經膠質瘤和白血病的作用機制,這一新突破於18日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腫瘤研究的國際頂級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上。
人類基因組學的研究表明,人體內代謝酶異檸檬酸脫氫酶“突變”與神經膠質瘤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異檸檬酸脫氫酶突變後,在人體細胞內會生成並累積一種名叫2HG的代謝物。由於2HG在癌細胞內累積,它可能是致癌的“元兇”。但2HG致癌的作用機制卻是一個謎團,揭開這個謎團對於癌症尤其是神經膠質瘤和白血病的發生及治療具有重要作用。
以熊躍、管坤良和趙世民3位教授為首的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團隊,帶領其學生徐薇和楊輝等人,聯合復旦大學病理係等就此展開攻關。他們的研究結果證明,2HG作為異檸檬酸脫氫酶突變後生成並累積的代謝廢物,一般在人體細胞中含量很低,但如果2HG大量累積,就會促進正常細胞向癌細胞的轉化。因為2HG的累積可以直接抑制包括人體內“組蛋白去甲基化酶”與DNA去甲基化酶在內的多個重要雙加氧酶的活力,而雙加氧酶是人體內可控制多種細胞功能的生物酶,如果它們的活性降低,就可能導致癌症發生,也就是說,雙加氧酶的活力降低後,會改變細胞的增殖和生長方式,進而誘發腫瘤。
《Cancer Cell》期刊表示,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團隊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發現了以人體內“代謝物”為核心、眾多雙加氧酶參與、控制癌細胞發生和惡變的新途徑。這一發現可能對尋找新的神經膠質瘤治療靶點有積極的作用。
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
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解人體代謝廢物2HG致癌之謎
標籤:
細胞分子,
癌症腫瘤
Related Posts:
- 德國研發出精確摘除卵巢癌變組織新技術 - 2011-09-19
- 褪黑激素濃度減 輪夜班者易罹癌 - 2011-09-19
- 日本研究:女性蛋吃得愈多 得乳癌機率愈高 - 2011-08-28
- 美發現神經幹細胞有望幫助腦瘤患者修復認知 - 2011-07-20
- 科研人員破解人體代謝廢物致癌之謎 - 2011-04-06
-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利用一滴血診斷多種肝病的技術 - 2011-03-11
- 美研究發現癌症腫瘤抗藥機理 - 2011-03-06
- 研究:中年患糖尿病 短命6年 - 2011-03-04
- 用手機影響大腦活動 但傷害難論 - 2011-02-24
- 狗狗好威 聞得出腸癌 - 2011-02-02
- 研究:省電燈泡開整夜 易患乳癌 - 2011-02-01
- 尼古丁成癮的源頭基因 - 2011-02-01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